“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3:清以明智·廉以修身
2022-11-25 | 作者:邓 环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陕西金融系统2022年“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等奖)

清以明智·廉以修身(杂文)

——曾国藩的清廉思想及现实价值
作者/邓 环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古代文明史上,廉洁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底蕴与内涵。晚清重臣曾国藩不仅是世人称颂的道德楷模,也是奉行廉政的典范。生活在政治黑暗、社会混乱的腐朽落后时代,曾国藩立志于匡国济民,坚守当官不以发财为本的为官信条,坚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他以廉律己,秉持圣贤之志,坚守民本、勤俭、廉洁之道,选贤用廉、严整吏治,为时人树立了良好的为官榜样。他率先垂范,教育引导子弟和幕僚躬身实践,带动了官场风气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社会贪污腐败的现象。他勤俭自持、习劳习苦,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廉洁文化,而且在近代纷纭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下,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力排众议、大胆改革,赋予了传统廉洁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读书非官不积私财

曾国藩一生以史为鉴,不仅坚持勤俭养廉思想,还把清正保廉放在“自概之道”之首,作为修身治家的重要内容。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曾国藩给诸弟的家信中自誓廉介之心: “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又在《与湖南各州县共正绅绅耆书》中重申廉介之志:“国藩奉命以来,日夜悚惕,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惟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自神,以对君父, 即藉以号召吾乡之豪杰。”

在晚清政局极度腐败的大背景下,曾国藩无论身居何等要职,仍能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一方面,曾国藩坚持不积私财。曾国藩熟读经、史、子、集,他深刻懂得为官只能以“廉”字为人生根本。他自勉并教育子弟临财不苟,无欲则刚。他视贪污如染毒瘾,染毒瘾就难以戒除,染上贪毒,无论官有多高,功有多大,必然前功尽弃。在满贵排汉的复杂政治环境中,在其跌宕起伏的官宦生涯中,曾国藩能深得朝廷信任靠的不只是才能,更多的是在那吏治腐败的年代里官僚们难以做到的这一为官原则。另一方面,曾国藩坚持以身作则。曾国藩为官三十多年,始终能清正保廉,不敢稍染官宦气息。他的官当得不小,又有“中兴大臣”之誉,而其私人财产并不很多,这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相比,确有可贵之处。在曾国藩做官的三十年中,不管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宫廷掌印染,从来不取一文来历不明的钱,而且发誓不靠做官来发财。他一生总是过着贫困的生活,直到最后勉强凑足了一千两银子,寄回家中,还吩咐家人拿出其中四百两分赠给戚族中的贫困者。

勤俭自持  习劳习苦

曾国藩曾指出清朝官场腐败的原因是,官场繁文缛节过多,懒散人员过多,官宦浪费钱财过多。要提高行政效率必须精简机构,增强官员的勤政意识。为了改变日下的世风,他力倡廉政之风,认为正气不伸,则风俗难挽回。因此,他倡导“八德”以正世风,即以“勤、俭、刚、明”求诸己;以“孝、信、谦、诨”施诸人,并指出要“勤以治事”,“廉以服众”。曾国藩崇俭是因为俭不仅可以培养廉德,更重要的是“俭者可以正风气”,认为崇俭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社会风气关系到社会安危、国家存亡和民族兴衰。

廉字固然重要,但怎样才能保持廉洁呢? 除了增强自身修养,严格自制外,中国传统思想中还设计了一条更为根本的途径,即以俭养廉,曾国藩养廉之法,全得力于一个“俭”字。曾国藩认识到:“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丰,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为使其子弟守耕读之家本色,他要求“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 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淫失矣。”曾国藩一生强调勤俭于国于家的重要性,认为兴国兴家当勤当俭:勤为竭力劳作,广开物源;俭为谨身节用,量入为出;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曾国藩认为做官不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发财,因此特别教育家人要勤俭持家。曾国藩深知富贵之家行勤俭之难,所以在家书中经常谆谆告诫。曾国藩一生清廉,淡泊明志,座右铭是“只知耕耘,不问收获”,在当时乌烟瘴气的官场上确是独秀一枝。他吃饭因只有一道菜而被誉为“一品宰相”。

顺时而变  师夷自强

作为饱览儒家经典的一宗儒学大师,曾国藩能在中国封建社会濒临崩溃,出现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审时度势、顺势而动和创新求变,确是可贵。他的创新进取思想使其一向尊崇的传统的廉洁文化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他曾对那些“以为经世之道,不出故纸中”的儒士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在18518月的日记中写到:“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生涯中,显现出务实求变、顺时而动、除旧布新的行事作风。他在给清朝的奏稿中说:“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精通其法,仿效其意,使西人擅长之事,中国皆能究知,然后可以徐图自强。”

1861年是中国史上极其重要的时间,对洋人一向嗤之以鼻的清政府成立专门负责洋务事宜的总理衙门。在中央权贵的支持下,作为地方实力派曾国藩的洋务主张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闭关锁国的中国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虽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错误宗旨而失败,但却是中国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对后世的中国影响极大。在这场运动中,曾国藩无疑是一名引领者,他创办了第一家军工厂,第一家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家船舶建造厂,派出了第一批赴美幼童,其中赴美幼童的派遣,为近代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西学人才,他们在政治、经济、交通和教育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国藩提倡注重实效的办事作风,要“不说大话,不鹜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禁大言以务实”。对那些怠惰偷安,不肯躬亲者,要记过示惩;对那些识字太少、不能躬亲者的庸吏则要严参不怠。

曾国藩的廉洁从政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继承和弘扬了儒家“仁民爱物、勤政廉政”的政治道德,胸怀“匡时救世”之志,勤劳节俭,清正廉洁,谨慎从事,他的廉政思想对当今清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曾国藩廉洁自律、推己及人的清正廉明的思想值得党员干部在廉政方面管好自己、管好家属、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体会和运用。他主张反腐防腐要坚持“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提出并实施了建立新体制代替旧体制等具体廉政措施,以体恤民力。他明确提出“官厨少一双之箸,民间宽一分之力……则取之民者有制矣”。对于贪官污吏的贪污钱财,他主张崇俭以抑制。并指出仆从宜少则食者寡,送情宜减则用之者舒。他主张“崇俭朴以养廉;崇俭约以养廉;崇廉让以奉公”,他的这些清廉思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尤其值得我们金融从业者深入领会、深刻反思、学习借鉴。

本根固,枝繁叶茂;正气盈,百毒不侵。金融业正处于新时代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大势和不断趋严的监管环境,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要走下去,更加需要金融从业者坚守初心、凝聚士气、守好底线、同向而行,既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也有“心中有戒,则不逾矩”的觉悟,更有“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省。立身修心以德为先,清正自律以廉为本,“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要坚守正确的价值理念,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开展金融服务和业务创新,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安全稳定、增强行业清廉金融文化自信、激发金融反腐内生动力、践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拧紧思想行动的“总开关”,稳住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厚植“廉洁是福”的舒心沃土!


【作者简介】

邓环,女,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

[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