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3:新时代的英雄气
2022-11-25 | 作者:曹 雅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陕西金融系统2022年“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等奖)

新时代的英雄气(杂文)

作者/曹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最重要的纽带,治国先治家,自古圣贤,都是先修身齐家,而后方能治国平天下。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政风清,则国运昌,天下治。反之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则不肖子孙辈出,家门不幸,难以兴家,进而带坏党风、政风、行风、社风,使正气不彰,歪风横行,贻害社会,长此以往,则国运衰,天下乱。

腐败倡廉一直是长提不衰的话题,长期以来,国家政府相关部门都在进行着这项严肃的工作。一直在想,还有什么词比廉洁来得光鲜,来得磊落?生命赋予了这个词最原始的姿态,呱呱落地,纯心不染。而在象形造字法上,它又诠释得单纯。一顶乌纱帽,顺细的胡子,修一身正气,捻一抹威严,公堂上一坐,青天碧瓦,黑炭包公的形象呼之欲出,那时候的廉洁专指官员,官廉则民安。举孝廉,任官职,那个时代的选官制度可见廉字在人们心中来得厚重,廉气灌得清馨。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记得有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他将玉石风险给齐国的大夫子罕。子罕却不肯接受,献玉的人对子罕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工匠看过,工匠认为这是一块非常难得的宝石,所以才敢拿来献给您,可您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子罕说:我为人处事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如果我把玉石收下,那么我们两个都失掉了宝。我不收,这样我们各人就有各人的宝石啊!这是发生在两千年前的事情,尽管它跨越了漫漫历史长河,但它却如同一面清亮的铜镜,折射出古人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优秀品德。同时,这个故事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警示后人,无论金钱还是物质上的诱惑,都是可怕的。
   长安银行原董事长赵永军,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搞政治攀附,谋求职务晋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为多名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对方钱财共计折合人民币1196万余元,被判死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一百年身。如果时间能够倒流,相信这些人一定会知道清正廉洁有多重要。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已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中熠熠生辉。即便是在封建社会中,依然有许多严于律己、奉公守法的清官廉吏,他们恪守不贪为宝的人生信条,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他们的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有人说正气是道德品质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聚集,是无私奉献的旗帜,是真善美的化身,而我要说,它更是伟大人格的象征,是卑微不失凌云志,平凡犹有不可欺的骨气,是邪恶之辱不低头,大义凛然不畏惧的大气,是一个人的精气神,一个人的英雄气。作为新时代的金融工作者,我们需要正是这种骨气,这种大气,这种精神气,这种英雄气。
【作者简介】

雅,女,就职于长安银行宝鸡广元路支行。

[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