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3:莫让贪腐遮慧眼
2022-11-25 | 作者:李方成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陕西金融系统2022年“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等奖)

莫让贪腐遮慧眼 且把清风植心间(杂文)

作者/李方成


廉者,政之本也,中华廉政文化源远流长。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保持高度先进性和纯洁性,抓实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纵深发展一再推进。近日,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一直以来,总书记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廉政文化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折射出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

在我国,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性,属于高风险行业,其风险事件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一旦发生,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就难以得到保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机制将会失去基础支撑。不仅危及国家经济安全,而且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的防范慎行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民大局的稳定发展,从上而下加强金融领域清廉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血脉通,增长才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既是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进银行金融体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反腐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自2022年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机关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牟善刚;中国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杨小平;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何兴祥;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行长田惠宇等10名银行业高管相继落马,金融业清廉反腐持续发力。“小事小节事关大是大非,小事不慎,小节不拘,便会使不正之风滋生。”这是多么的触目惊心,这些案例有的严重违纪违法,滥用职权、涉嫌受贿、违规出具金融票证、违法发放贷款、隐瞒境外存款,有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交织,有的贯彻落实党中央防范金融风险政策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有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搞利益输送,有的违规套取费用购买烟酒礼品、违规使用公款公车、违规吃喝、违规公款旅游、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有的漠视侵害基层和群众利益。这些在金融监管部门的领导干部通常具有较大权力,监管着众多金融企业,利益和资源、资金管理相对集中,其案件往往“含金量”高,涉案金额十分巨大。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是金融行业金钱与权力深度纠缠交错,可谓腐败风险极高。

“白袍点墨,终不可湔,”这些案例的整治和通报,为我们全体金融从业人员再次敲响了警钟。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严以修身方能严于律已。这几年,分行上下对于廉政文化建设愈发重视,从党风廉政、纪检监察机制体制的完善深化到清廉文化、反腐教育的推广再到日常监督、问责体系的不断完善,风清气正的氛围也愈发浓厚。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为人。如今,面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清廉反腐斗争相互叠加的局面,更要求我们要增强在复杂困难形势下应对挑战、解决难题的意志和能力,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业清廉反腐斗争,让“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清廉反腐永远在路上,金融长廉永远在路上。”

清廉文化,正是以廉洁为核心、以文化为载体、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的文化。在永不停歇的反腐斗争道路上,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金融氛围,这是增强金融监管干部和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的免疫工程,对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精神信念贵在共享,文化廉洁重在传承,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做到廉洁从业才是不忘初心的践行。

依法合规,内炼其“心”。企业发展,合规先行。建设合规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以制度为铁腕,为员工提供合规参考,同时约束员工的行为举止。通过学习和培训,树立合规意识;合规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每个员工都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双重角色,也要及时发现和阻止他人的不合规行为。心中高悬法纪明镜,当三省吾身。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服务客户、合规先行。合规是我们金融从业者的基本工作准则,也是保护我们自身的“避风港”。将合规文化根治于心,强调人人守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举一反三,查漏补缺,补偏救弊,工作中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划清“三条界线”,勤勉尽职,合规从业,始终让自己紧绷案件防控的弦,让合规理念和意识在我们头脑中扎根、成长,并由此渗入到工作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同时,也应该做到自查自纠、主动上报。一是对各项业务的学习要有充分的耐心,要细心,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对客户提出的疑问要有耐心、有爱心,做到从善如流;三是对风险的防范要有耐心,要操心,做到慎行笃思。要充分意识到按章操作,遵循合规不仅是维护银行资金安全的需要,维护客户利益的需要,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这样才能防范因操作随意、管理松弛、经营粗放、思想抛锚带来的风险。

“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对个人而言就要加强道德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廉如明镜、日月可鉴、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作为金融工作人员,强化自身修养,提高自我风险规避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名利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东西,然而,试想马失前蹄、铤而走险换取的名利又怎能长久?不顾良心和道德的约束得到的一时挥霍无度又怎能让自己和家人安心?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个人得与失的关系,方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为内心留一片清凉安宁的绿地,永留常青。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更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敢于拒绝诱惑,高行微言,强化自我升华、自我约束、自我塑造,以德立身,在自律修己上作出表率。

慎行知止,养正其“气”。深挖金融清廉,刨析反腐根本,治本之策是在制度建设。在我国,反腐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清廉金融必须树立全面战略思维,加强全局战略部署,保持全盘战略定力。金融制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管理制度,是中国金融反腐战略的核心,要靠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监管创新,规章创新增强廉洁的制度基础,不断去挤压权力“肆虐”空间。制度反腐的战略思维,应当像一把钢刀,贯穿于所有公共资源流转过程之中,贯穿于所有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之中,贯穿于一切管理体系之中。清廉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强调对金融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而忽视了对普通员工廉正意识的灌输和廉洁行为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员工,以廉洁和诚信为基础,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分析组织风险成因,全面推进以员工为主体、面向业务、面向管理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建立防控体系、优化程序、规范管理,确保高质量发展。切实整治弄虚作假、有章不循、违规作业、屡查屡犯、不断消除基础管理中存在的隐患,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为金融市场稳健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在条件。

清正廉洁是文化建设的内在核心价值,一是要立“为民”之志。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方显为民情怀。想人民所想,解人民所难,做实做好“人民金融”,用金融服务解决社会痛点和百姓难点,肩负社会责任,为人民美好的金融生活添砖加瓦。对于金融人而言,关键在于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关注和解决群众资金融通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金融生活的向往。坚持金融企业人民属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疫情防控,发挥金融担当;二是要有“敢为”之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分行上下同心同德,践行同心跨越、行稳致远的使命担当,组织动员全行做好社会面“六稳”“六保”工作,结合实际紧急推出多条精准惠企措施,精准到位地支持防疫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切实解决市民在公共事务办理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提升企业和市民的获得感。三是要树“清廉”之风。要将反腐倡廉工作与金融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有机地融入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与合规经营体系之中,从上而下,由内而外蓄势开展。这就要求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炼就过硬的工作和生活作风。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弘扬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官场术等庸俗腐朽的黑色文化,不断根厚良好金融生态的土壤。此外,要激发全员机动性,建立实施全方位民主监督,打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金融氛围。现实中不乏存在有些客户自身贷款资质不够,或者额度审批不够,可能此时会支付好处给我们的客户经理,让客户经理可以破格帮忙申请或者提升额度,也有很多银行客户经理没有守住合规底线与清廉思想导致犯错甚至违法。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规定,坚决抵制不廉洁、不合规行为,以廉洁的心态及时批评抵制不合规事件,消除一切不利于合规的管理和经营因素,加强自身的危机意识和敏锐的意识,才能明辨是非,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

前瞻精准,外塑其“形”。做市场风险“掌舵者”,俗话说:“秉天地正气,盈两袖清风,叹一声何求,浩然于胸!”清明,清正,清朗,清廉,以廉为舟,虽河中行,履不可湿。新时代金融反腐形势对纪检监察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建立一支适应形势需求的金融纪检监察队伍已成为一项迫切任务。金融领域的腐败常常与违纪违规违法交织在一起。通常不是以单面孔出现,往往与形形色色的腐败交织在一起,多种不正当行为结合金融,进而形成利益输送的腐败链条。因此,全力推进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特别是防治银行领域行贿受贿等腐败问题发生,既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路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能缺位,更不能失位。要深刻认识金融领域腐败的危害性,充分把握金融领域腐败的艰巨性,打造金融纪检监察铁军。不仅要求政治过硬,对党忠诚,更重要的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既要治标,也要根本;既要会查处案件,更要善于建立契合金融特点的长效反腐机制。金融领域纪检监察人员要努力做到,既要懂政策,更要懂法律;既要熟悉金融规则,又要擅长执纪执法;既能把握金融案件一般规律,又具备熟练掌握专业性、隐蔽性金融腐败问题的发现和查处能力。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金融方面腐败问题。

要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关键人、关键事、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个人对行为负责、过程对结果负责。“严”字当头,以高压严管的态势使金融从业者“不敢腐”,至廉从业,教育广大从业者要认清政治形势。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通过了《北京反腐败宣言》,与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就追逃、追赃开展执法合作,追捕逃犯600多人、追回赃款数十亿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党心民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老虎”、小“苍蝇”抓来一起打,严厉惩处各级各类腐败分子,金融行业近期反腐更是捷报频传。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要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而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持续做好金融清廉反腐工作,既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是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力手段,也是保障国家稳定繁荣的需必然要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清廉之心归根到底,在于人之清,在于清者志清远、性清洁、品清正,要“根于心,力于行”,下定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从自身做起,着眼长远涵养正气,立足当下,深入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把清廉文化建设和反腐工作引向深入,通过树立和弘扬清廉金融文化,引导金融机构在自身文化建设中吸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金融家的“风骨与情怀”,提升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行、职业操守。补足精神之“钙”,让金融工作者从灵魂深处认识到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金融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加大金融反腐力度,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贪由微而起,勿贪小财成大恶;反腐倡廉,警钟长鸣记心间”,正人先正己,做为新时代下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要主动提高自律廉洁的认知,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以“清廉”为准绳,不忘初心,精神炳千秋,浩气展虹霓,才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只有不断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广大金融从业人员廉洁意识,我相信,终将营造出崇廉尚洁、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美好韶华,这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也必将实现总书记提出的“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建设目标。

【作者简介】

李方成,男,就职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西安分行。

[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