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开花水唱歌
2021-09-16 | 作者:余佑学  | 来源:陕西金融作家协会

巍巍秦岭,中华龙脊,绵延千里,巨峰横亘,古木参天,植被茂盛,不仅向人类提供着丰厚无比的各类宝藏,也孕育了生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我的家乡就在秦岭山脚下的云雾山。这里山麓重叠,沟壑纵横,门前有一条奔流不息的池河。儿时的云雾山,是我眼中最高最大的山,以为它的身后就没有更大更雄奇的山了,长大后经常往返穿梭于秦岭山脉,这个时候的云雾山就是大秦岭山脉中的一根细小的排骨,池河也只是大秦岭的一根毛细血管。池河发源于宁陕县龙王沟古三墩,由北向南,流径石泉县池河大桥,折西到莲花石汇于滚滚汉江。在石泉、宁陕两县交界的胡家碥和磨石湾之间的池河边上,经年累月矗立着一块奇大无比的石头,当地人叫它“天灯石”。

天灯石从外表上看就是四个字:特别的大!这块像是经过刀削斧劈四四方方的石头,高约两层楼房,而且是独立的大石头。在这块石头的里面,便是一条沟通四乡八邻的羊肠小道。在这块石头的外面,便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池河水在这里所形成的一眼望不见底的深潭了。当地人叫它“黑水潭”,下雨天或者是天黑,路人经过这里要是稍不注意,就有失足掉下深潭的危险。村里的老人们之所以给这个深水潭取了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也许是那个年代他们善的警醒和提示。因为在很早以前,的确有人滑落过深潭,还有不懂事不熟悉水性的小孩子因为天热下河洗澡,扑进“黑水潭”,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教训。

矗立在这咽喉要道的天灯石,在我的父辈、爷辈、爷爷辈之前,就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早以前,在这块石头上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夜幕降临,他便在高高的石头上点起四盏桐油灯,照亮巨石每个角落,好让上上下下的赶路人看清脚下的道路,以免掉进河里。由此,黑暗里送来光明的老人受到乡亲们格外的敬重。

然而日子一长,村里几个好事的青年小伙子便对石头上面的老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非要爬上去看看老人家的尊容,看看老人家的吃住饮食情况,老人也是非常固执,坚决不让他们爬上去,说是太危险,掉下河里就没命了。青年们还是使出浑身解数,爬上了光滑无比的天灯石,老人可生气了,提着他的油桶愤然飞上天际。于是,村里人便说,不该冲撞了仙气。

从此,天灯石的灯火灭了,给过往行人带来诸多不便。但一直沉默不语的天灯石却记录下发生在这里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建党百年以来、改革开放以后,秦岭深山地广大山乡的巨大变化。

其实,这条途径天灯石的羊肠小道在解放前就是陕南安康、汉阴、石泉几个县经由池河到宁陕江口然后再到西安的商贾之路,也是陕南通往西安的古盐道之一,还是通往省城的子午道南段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安康市人民政府联合命名这里为“子午道南段驿站遗址”省级文物保护遗址。这里的石迹遗址对研究古代的桥梁、交通、军事、防洪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里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之地。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解放陕南的战斗打响了,国民党胡宗南残部进行顽固反抗,当地的游击队员们在天灯石上打着火把为解放军照亮前进追击的路。后来,很多当地的热血青年投身于红军的队伍参加了解放全中国的战斗。1949年10月1日,我人民解放军在石泉、平利、安康、旬阳和广大群众一道载歌载舞欢庆共和国的诞生。子午道南段道路在解放陕南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交通枢导作用。

解放后很长一个时期,陕南山里的“茶、麻、耳、倍,蚕茧、生漆、桐油等山货特产”就是由秦巴山里的挑夫们,凭借着双肩一担一担的挑到省城西安去,然后又从西安挑选上好的丝绸、布皮、食用盐、洋蜡、洋火、香皂等必须的日常生活用品运回来。一个往返最快的也要走上半个来月甚至是一个月。那时候的物资运输和商品交换全靠一根扁担两个肩膀,挑夫们走走停停,除了要有精通商道的本领外,还必须具有良好健壮的体魄。

父亲告诉我,由于我的爷爷长得比较魁梧,加上脑子灵活,在这条子午道上做了近20年的挑夫,至今父亲还保存着爷爷一根橝木做的两头翘的扁担。父亲说:扁担在,念想在。爷爷一生没有坐过汽车,火车什么的,但是爷爷练就的铁脚板功夫热冷不惧,所有的坎坷路径都被他踩在了脚下。爷爷的双肩担起了两个家庭十几口人的生活,他虽然没有享受到现代文明的便捷生活,但他的勤劳、善良、勇敢、诚信等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也是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天灯石脚下的便道被能工巧匠们锉成了石梯路,且在靠河边的位置装上了简易的护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山里。政府要修建石泉至宁陕的断头路,要把安康、石泉、宁陕这条连接西安子午道南段最便捷距离最短的“肠梗阻”打通。消息传来,十里八乡的群众热情高涨,大家纷纷辟出好田地,大面积种植蔬菜,以保障筑路大军有菜吃,多建房屋,以保证修路工人有居处。

那个时候修筑公路,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全凭人工、炸药开山,难度非常之大可想而知。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终于在1993年修通了石泉池河至迎丰到宁陕铁炉坝的公路。

路通了,电就来了。1995年的春节前,云雾山下,天灯石左右、池河两岸的村民都用上了照明电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拉一下开关,光明就来了。从此,池河两岸的百姓结束了长期点桐柏油灯、煤油灯的历史。

电来了,电饭锅、电风扇、电话、电视机、电脑等代表现代文明的家用电器和娱乐方式也慢慢在农村安了家落了户。

公路通,一通百通……山区经济开始活起来,人气也旺盛起来。沉睡在云雾山中的村民被唤醒。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愿望被空前激活,村民们科学种田,坚持优选良种,科学施肥,追求稳产高产。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林子变票子,种香菇,种木耳,林下经济搞得红红火火。发展林木经济,环境得到保护,青山绿水永续利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响应。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党的脱贫攻坚战略思想指引下,由解决温饱向更高质量的生活迈进。很快,国家出台政策在确保村村通上水泥路的基础上,对这条过去的子午道南段公路进行升级改造。经过两年多的奋战努力,这条四级公路由沙石路变成了双向通行的柏油路。

现如今,古老的子午道变坦途。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柏油路上各式车辆来回穿梭,雨晴都通行,畅通无阻。

一幢幢移民搬迁新村和新社区在池河两岸拔地而起。过去居住在高山的群众全部移民安置到选址宜居、交通便捷,通讯安全,环境优美的新社区。

这里白墙红瓦,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尤其是县城到集镇都开通了公交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山里人购物、生产、生活、上学、就医变得方便起来。由于村村通了水泥路,几乎再也看不到挑扁担的人了,天晴脚上不沾灰,下雨天脚下不沾泥。如今这里的农村人出门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走一脚好路,农村挑夫将永远成为历史的记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温暖了乡亲们的心窝窝。

去年底,从中高山搬迁到集中安置社区的最后8户人家敲锣打鼓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办公楼前感谢党的好政策!祖祖辈辈居住在高山区的贫困户一步跨越千年,纷纷搬迁到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安置小区里。高涧村贫困户郭孝田激动地说:“我都50多岁了,一辈子都在种地,两个娃儿在外面打工,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钱也不好赚,全家只能将就着过日子,根本没想过还能搬到新修的安置小区里住,幸亏是遇上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得到了银行搬迁贷款的扶持,能住上新房子总算是圆了我们的安居梦!”近年来,山区道路越修越好,出行越来越方便;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是卫生室,村民上学就医有保障;高山移民,广大村民住进了新房子,既有效规避了自然灾害,又方便了日常生活,山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溢于言表。

天灯石的传说再美丽毕竟是传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人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就能将一个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小山村变成美丽、富裕、文明的新城镇、新农村。在没有美的地方创造美的环境美的生活,这样的工作既是艰辛的,又是伟大的实践,更是对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检阅。

今天的池河两岸山重水绕,竹修林茂,仓海桑田,日夜奔走的秦岭活水将一方山河绣刻的氤氲多姿,风光旖旎。夏日的桑田里一群群曼妙的女子迈着轻快的步伐,摇曳着婆娑的身姿,穿梭在绿茵茵的桑树间,指尖上下飞舞,嬉笑、忙碌着……这是蚕农们在希望的田野上采摘着幸福的生活。

迷人的天灯石,一到晚上,沿河两岸的电灯闪烁不停,放眼河中,光和水相映生辉成趣,在光怪陆离的河面上仔细瞅瞅,仿佛那天灯石也盛开出五彩斑澜的花……池河水也唱起了动听悦耳的歌。村里道口的太阳能路灯照射在稻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像是接受到阳光,又像是得到了雨露。更像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把温暖和阳光洒向祖国的四面八方,福泽人间。

山里的夜晚静谧、祥和,稻田里的蛙声也在歌颂新时代歌唱我们的新生活。



作者简介余佑学,男,大学文化,政工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在军队和银行工作中,完成了数百万字的各类材料、调查报告、政务信息和宣传稿件的撰写。先后担任《西北民兵》《军事工作》《解放军报》《金融时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20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和通讯员。是安康市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会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文联写作协会理事。出版有《五十五师简史》和《宏观金融的安康实践》等文集。热爱文字工作,文学创作在学步中……


【责任编辑: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