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诗歌印象点滴——在《梦在远方》诗歌分享会上的发言
2021-07-22 | 作者:赵万宏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知道王东会写诗,却不知道他的诗原来写得这么美;知道王东很勤奋,却没想到两年多时间他竟写了168首;知道王东想出书,却没想到会这样快,夏天才过了差不多一半,他的诗集便已横空出世,摆在我面前,成为我心中和眼里的风景。

王东虽然是我的老朋友,跟他也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与他见面还是去年腊月的那场赤土岭迎春雅集活动上,时光如水,至今已然流过了大半年的日子。平时也偶尔读读他的诗歌,多是在赤土岭文协的公众号上,读到这部《梦在远方》的诗集,还是前几天,在熊建华主席为筹备这个诗歌分享会而组建的微信群里。然而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要想仔细读完这部168首诗的诗集,把它们逐一弄通吃透,再抽丝剥茧地作一些形而上的思考,然后条分缕析地诉诸文字,搞出一篇大文章,显然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它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本来王东打电话说要送书给我的,我说天气热,你难得跑,我有你诗集的电子版可以先睹为快了,谁知电子书毕竟不同于纸质出版物,受手机阅读的局限和生活琐事的干扰,我只能对诗集的内容作了一些大致的浏览,因此今天在这里也只能简单地谈点零星印象,而且这当中也难免会有盲人摸象的臆断,敬请文友们批评。
  一、大胆奇特的想象。黑格尔在论及他的艺术哲学观时说过一句名言,他认为艺术家“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的确,想象力是诗歌创作的灵魂和生命,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天马行空的奇幻想象既是一个诗人的基本素质和禀赋,也是写好一首诗歌的手段和诀窍。我们通过王东的《仰望秦岭》就可以充分领略王东那超乎寻常又合情合理的想象:

“把秦岭装进眼里/泪水一定会溢满我的眼眶/把秦岭插进海洋/海水一定漫过长安的城墙/把秦岭捧于我的手掌/万物有情我一定会细心收藏/把秦岭留在我梦里/想象之外,秦岭会是什么模样/那就让秦岭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上/秦岭一定足够世人仰望……”。

秦岭西起西域的昆仑山脉,东至中原的河南,绵延数千里,高峻巍峨,力分南北,在诗人的想象中却可以把它装进眼里、插入海洋、捧于手掌,这种奇特而大胆的想象正是该诗打动人心的成功的秘诀。

二、丰富多彩的意象。诗人多愁善感的,大自然的风霜雪雨、草木鱼虫、云聚云散、花开花落,人世间的爱恨情仇、离合悲欢无不扰动诗人的敏感的神经。别看生活中的王东质朴憨厚,写起诗来却是那样深情款款、优雅温婉。这与他诗歌中多姿多彩的意象群落有着决定性关系。他常常使用池塘、荷花、冬阳、残雪、梦、月光、杨柳、寒蝉、彼岸、渡口、云、茶、春、秋、夏、禅、诗、酒、泪水、蝴蝶、星空、大海等,借以讴歌他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感悟。有时候他甚至将抽象而唯美的古典诗词直接引入到作品的意象系统,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古韵悠悠的美学效果。当然这种匠心独运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诗学修养作支撑的,否则就会因为严重的违和感而显得十分别扭。比如在《中秋之夜,煮一壶美酒我不醉不休》这首诗中,作者通过《诗经·蒹葭》中“在水之湄”的引用,表达抒情主人公对他心中美丽“伊人”的思念(“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通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引用,表达了作者那种孟浩然式的别友之情;通过引用唐人崔颢“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含蓄地抒发了月夜思乡的愁怀;通过对柳永、王昌龄、李商隐、杜甫、李煜、李清照诗词形象的移情与投射,反复吟咏诸如伤别、伤逝、伤时、思乡、怀人的主题,而这一系列复杂情绪又是统统发生在中秋月圆之夜的时空情境中,这次第,明月不解诗人意,它“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真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啊!这首诗不仅写法上很特别,而且其幽怨含蓄的意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然而和谐的音乐之美。诗歌甫一诞生就是合乐歌唱的,诗经中的风就采自周代各诸候国流传的民歌,雅和颂也是分别来自于宫庭音乐和宗庙祭祀的唱词,以至于唐诗宋词元代的散曲原本都是入乐歌唱的唱词,只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才与音乐彻底分离,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所以新诗完全自由,并不要求合辙押韵。但二十世纪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为了纠正五四初期新诗散文化导致美学性丧失的倾向,提出新诗格律化的诗歌主张,力求以押韵达致新诗的音乐美,这就是闻一多著名的所谓“戴着镣铐跳舞”说,它在当时诗坛及当代诗歌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一种审美范式,以至于象我们耳熟能详的当代新诗如贺敬之的《回延安》、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被人们争相传唱,不仅被列入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的必读作品,而且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被无可置疑地尊为经典。生在六十年代、成长于七八十年代的王东,彼时作为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和诗歌初学者,不可能不受到当时这种主流诗歌样式的教化和熏陶。我读王东的诗集,发现他所受到的影响很深,在他绝大多数诗歌创作中都自觉实践着节奏感、韵律化的美学追求,他的作品大都在或含蓄柔美或热烈深情的底色中极富自然和谐的音乐美,从开卷第一辑“梦在远方”的大部分作品,到第二辑中的《懂我》《遇见,陪你一世清欢》等等,都表现出这种隔行押韵的特点,而且无论是十几行的短诗还是百行左右的长诗,几乎都是一韵到底。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因为我们看到即便是贺敬之的《回延安》也是在每一小节之间不停地换韵——当然了,《回延安》属于民歌风作品,民歌体本身就有通俗活泼,用韵灵活的特点。正是王东诗歌擅于用韵的特点,使我对他的诗产生了节奏感强、语气顺畅、易于朗读也便于记忆的突出印象。更何况,王东诗歌的押韵并没有刻意为之的迹象,而是完全遵从于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内在节奏,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归韵,因此它没有因为追求朗读的上口而束缚或消解了诗意。

总体上感觉,王东先生的《梦在远方》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诗集,它以其可贵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值得读者拥有和品读。当然任何艺术创造都不太可能是完美无瑕的,至于瑕疵所在还有待于在认真地学习玩味之后才可能有发言权。

再次为王东诗集《梦在远方》的顺利出版发行表示衷心地祝贺!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赵万宏,陕西洋县人,供职于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汉中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汉中市赤土岭文协副主席,汉中市国学研究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为本校历史系学生讲授专业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先秦-唐宋)》,主讲《陆游与汉中》专题讲座等。所撰文化散文2018年被陕西理工大学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精选结集为《活在汉中》,有百余篇学术论文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发表于纸媒或网络。



[责任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