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人生盛宴——读王宏长篇小说《盛宴》
2021-04-17 | 作者:巨世亨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日前,王宏同志说他写了篇近30万字的长篇小说,索稿拜读后,掩卷沉思;这岂止是一部小说,它是金融战线一位老职工的奋斗史,共和国一位平平凡凡、默默无闻的建设者的心路历程

初识王宏,第一印象是标准的“岐山娃(西府人传说岐山人长的帅)。浓眉大眼,标准国脸,老诚持重,忠厚善良。我们虽然是同乡和同行,由于彼此都忙,常见面不多。偶尔求他帮忙办事,一个电话过去,事就办得妥妥切切。后来在行业刊物上看到他发表的作品,只知道曾当过基层金融高管,现在又在市行负责综合服务管理工作的他,还是个才子,那种记实性散文写的不错。至于能写出近30万字的长篇,还真没有想到。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名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盛宴》主人公“周锁澜”是一个从农民到福利院职工、中层管理人员再到中国银行职工及基层高管直至市行综合服务管理部门负责人。他这一路走来,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没有大起大落的命运,但人生的每一环节,都充满了踏踏实实的工作,任劳任怨的奉献,一丝不苟的求索和刻苦自觉的学习。《盛宴》中的周锁澜,没有冉·阿让(雨果《悲惨世界》主人公)那样的悲惨命运,没有于连那样(司汤达《红与黑》主人公)的政治野心,他不像高加林(路遥《人生》主人公)那样为摆脱命运而苦苦奋斗,不像金锁(贾平凹《浮躁》主人公)那样在社会变革中的浮躁与彷徨,也不像那些各级树立的典型,不像在重要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和成就的英模人物,更不像权高位重的领导人那样为自己树碑立传,而是在平平常常的人生中,随着命运的安排,踏踏实实地做好平平淡淡的每一件事情,像大海中的一朵浪花,高楼大厦中的一粒砂子,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符号,使人生变得十分充实饱满,丰富多彩;十分有价值,从而不枉此生。因此,他在每个人生关头,都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当他在农村正为高考冲刺的时候,有了招工机会,父亲让他去招工,“谁知,现实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有了招工的机会。我父亲告诉我招工的事后,我反复思考是继续复习考大学?还是现在就参加工作?也许考大学可能对我来说以后的前途会好一些?但现实的情况是,自从我们一家人户口转到城里后,仅靠我父亲每月三十八块五毛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谈何容易。如果现在参加工作就能帮父母分担些忧愁,思前想后,我还是选择了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在降纱福利院工作几年期间,他凭着工作主动,待人诚恳,在职工中取得了威信,得到 了领导的重视,慢慢当上了中层负责人。当中国银行开办分支机构,在社会上招聘人员时,他也是因媳妇一个电话,为解决两地分居而进了金融单位。在中国银行,他仍然坚持平平常常,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态度,由一般员工到中层负责人再到支行行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人生的第一步。作品中在写他人生关头又一重大转折,竟轻描淡写地写道:“后来,他(指刘立峰)调市行监察室工作,我当了县支行的行长。市行又派来了张开发副行长,任命了蔡家塬分理处主任刘学谦任县支行行长助理。”

其实,这是周锁澜人生的重大转变。在金融行业,县支行一级的法人代表属于金融高级管理人员,从行政级别套用是科级领导干部。从金融行业和行政干部管理要求,县支行行长选拔,要经过职工民主推荐,上级人事部门考察,监管单位任职资格审核,这个过程要经过十多道“工序”,进入了这个行列,就意味着正式进入了金融领导干部行列!这对每一个追求上进的银行职工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节点,但作者在这儿只轻描淡写地写了一句:“后来,他(指刘立峰)调市行监察室工作,我当了县支行的行长。”聊聊20个字一笔带过。这就显现了周锁澜(也是他)宠辱不惊、淡泊低调的人生态度。有了这样的人生观,他在后来由县上调入市行及多次职位的变化,他一如继往、不忘初心地平淡应对,也就见怪不怪了。如当市行宣布调他任市行党务工作部主任时:“我仍然不能相信我的耳朵,就一直在心里嘀咕:这怎么可能呢?我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我要来市行工作的诉求啊?至于以后郑卫国副行长在念些什么?我已完全没心思听了……”“那时,我就打算在中行双山县支行工作一辈子,从没想哪一天还要离开双山县支行去别的地方工作。如今,阴差阳错地我又要去鸡峰市中行工作了。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想:要不要给组织谈一谈我的想法?但我也心里清楚,这次人员调动是连环套地变动,只要有一个人出现状况,这次改革方案执行将整个受阻。罢了!还是服从组织分配吧!”平和的心态,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一切顺从命运的安排,这就是周锁澜(他)的人生态度。

怀着这样的心态,周锁澜每到一处,从事每项工作,就都会风生水起,成绩斐然,看似平平淡淡的工作,却做出不凡的业绩;每次工作升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就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那样:“……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盛宴》就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正如他在作品后记中写道:“值得我欣慰的是,我把毕生所学奉献给了我工作的单位和岗位……”

金融行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十万金融员职在平凡的打算盘、点钞币、收放贷甚至深入田间地头、家庭院落、车间商铺宣传金融政策,考察支持项目;下班后和节假日,在其他行业员工携妻抚子溜马路、逛商场、游名胜的时候,他们却在加班、值班、揽储、收贷,尤其是在同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金融工作人员可真是“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周锁澜那样的银行员工,才使我国金融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盛宴》里的周锁澜,就是千千万万个金融员工的缩影; 周锁澜的成长史,是中国银行的发展史,也是新时期金融业的发展史。

初读《盛宴》,给人的感觉是语言平淡,情节简单,就像他本人同你谝闲传,拉家常,推心置腹,絮絮叨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样的写作和叙述方式,在当前眼球经济、卖点经济、俗媚经济环境下,没有市场效应,没有经济卖点,但你若沉下心来仔细阅读,你就会被他这种平淡无味的述说吸引住,就会被主人公在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日常工作和家长里短的默默奉献而感动。《盛宴》通篇没有文学式的描写、夸张,没有深奥发光和哲理式的精彩语言,都是拉家常式的表达叙述方式,直接同你拉近距离,使读者一起分享人生的“盛宴”!

让我敬佩的是,这篇近三十万字的长篇,作者对人生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和每一项工作变化,他都交待的十分清楚,有年有月有日,甚至上午还是下午晚上,晴天还是雨天,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很具体。如“第二天正是元旦,天气已放晴。”“此时,正是吃饭的时间,那位从保险公司调来的年轻人正轮换着回家吃中午饭了。”“晚上700整,李淑娟副组长宣布会议开始。当天晚上,她打着一条崭新的白底红条纹丝巾,她说:‘请大家肃静!现在开会!中国银行鸡峰分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启动大会现在开始,第一项,请全体起立,奏国歌。’台上台下哗啦一下子所有人员都一齐站立起来,物业公司冯德才开始放国歌……”“当天,郑卫东副行长打着一条蓝底白条纹领带,穿一身藏蓝色行服,声音洪亮的从开展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到要达到的效果和收获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他又从六个方面对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个多小时的动员讲话,他一口水都没喝。”尤其是综合培训楼,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把市中行这个老大难问题写的清清楚楚:如“一年后,综合培训楼竣工了,建筑面积六千五百八十四点七六平方米,决算资金为五百八十万五千零四十二元一角一分。”如综合培训楼的集资情况,笔者更是从行长办公会议研究到集资款交纳、退还等从具体时间、方法、数额等都写得一清二楚,可见作者的记忆力!当然,可能他参阅了不少有关资料,但其所下的工夫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对待工作对待事物特别是对待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和同志,他都是在工作持中以诚挚友善的心态;在回顾往事时,都以美好的心态和语言来评价来肯定。在《盛宴》中,作者不论是对在降纱福利院还是双山支行到鸡峰分行,对同他一起打拼一起奋斗一起搭档过的同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欢、充满了感激、充满了珍惜,没有一句怨言和牢骚发泄。这种心态的难能可贵的。

语言的生活化,是《盛宴》最鲜明的特点。土生土长的宝鸡人、岐山人,作品中充满了口语化,让人读起来亲切自然。如“他说:‘啊就!下!下一礼拜,我们去四所看一看!’”“吃完烙面皮,马俊抢着要开钱。我赶忙阻拦说:‘再不能让你破费了,大家只管往饱哩咥!一切由我来负责……’”

当然,毕竟不是专业作家,并且这部长篇是作者的处女作,其不论是著篇谋局还是语言表达,好多地方需要商榷,如对中国银行的前世今生、对一些名胜古迹的描写过于详细;对于一些事的处理过程写得过于繁琐;作品的口语化过多,有的地方过于啰嗦等,但总之,作品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平凡往事,不失是一部平凡人的人生盛宴!


【作者简介】

巨世亨退休干部,文学爱好者。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金融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