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作品选粹9】走在金融扶贫的路上(散文,外一章)
2018-08-07 | 作者:王周伟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久居城市,习惯了钢筋水泥和灯火通明,乡村生活对于我来说有些陌生且神秘。今天,我有幸跟随同事下乡,可以感受一下农村人的生活与扶贫路上的点滴。

车辆行驶在路上,同事们都在谈论着对金融扶贫工作的感受,广阳信用社主任寇锋说:“很累,但觉得也很有成就感。只要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就一定能够把金融扶贫工作做出成效。”在座的大家若有所思地点头默许。

的确,年前召开的金融扶贫现场会上,联社领导要求,针对精准扶贫工作要公开办理、集中审批、整村推进,一次性完成贷款手续办理,真正让群众只跑一次路、只填一次表、只签一次字,通过面对面的高效服务,增加工作透明度,增强贫困户的理解和信任。贫困群众对此政策拍手称好,有的贫困户激动地说:“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是好啊,让我们贫困群众看到了希望!”

不一会就到了红土镇,便与红土信用社客户经理王海龙交谈。他说,从一开始初来乍到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再建档立卡众多表格的填写和各种信贷档案整理,徒步翻山越岭、下村入户、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每想到贫困群众一声声质朴的感激,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我知道我所做的工作群众其实都看在眼里,刻在心板上,记在他们的人情日记中。从王海龙的言谈笑语中,我确实感受到了他的那份获得与幸福的真实。

不知不觉中到了广阳镇刘家沟村二组陈强强的家。他看到我们后,便缓缓地迎了上来,一边招呼我们在院内板凳上落坐,一边笑言到,“这些年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我的山羊养殖有了大的起色,家里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在随后的谈话中了解到,陈强强由于下肢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因此非常贫困。广阳信用社了解情况后,把陈强强列入重点帮扶对象,从脱贫项目、扶持资金、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他大力支持,并为其及时办理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整,助其发展山羊养殖,使其生活状况逐步好转。

像陈强强一样,近年来通过农村信用社的扶贫信贷资金支持,靠能力靠技术,摆脱致贫因素,过上红火日子并主动要求脱贫的农户不在少数。如今,辖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高涨,信用社扶贫工作的效果已经显现,很多农民深有感触地说:“有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扶持,我们一定会自力更生,早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的。”

作为一名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我认为金融扶贫工作要做出成效,就应该经常与贫困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充分了解其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贫困户主动找项目、找信息、找出路,学习技术,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共谋致富思路,共解发展难题,确保金融扶贫工作开花结果。

回乡见闻

离开家乡已经好多年了,记忆中的家乡除了绵延起伏的群山,就是漫天飞舞的黄沙,生活在家乡的人们一年四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贫瘠的黄土地里艰辛地刨挖着生活。生活在钢筋水泥的牢笼里,脑海里经常会有想回去走走的心思,于是便利用假期促成了这次短暂的归乡之行,让我有机会看到了扶贫工作带给家乡的种种变化,使我心生感动,情真意切。

回到家乡,漫步在幽静的羊肠小道,徜徉于闲情逸致的幸福之中,依旧对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路,那么的熟悉亲切。当然,这次归乡,让我看到最多、感受最深的便是一件件扶贫措施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得家乡有了一系列变化,好多原来被称为 “懒汉”的人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家族里有一个长辈,是个光棍,40多岁,好吃懒做,常年在家不是打牌就是喝酒,既不种地,也不打工,但他本人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却把生活过的异常贫困。然而,这次见面时,发现这位长辈精神气足了,也健谈多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明确的规划。我不禁感叹他的变化,也初步了解到是精准扶贫工作在家乡开展以后,帮扶包抓干部高度重视,对症下药,与村干部一起集思广益商讨对策,最终确定造成他贫困的主要症结是因为他孤家寡人、心灰意冷、对生活没有信心。如何点燃他的生活之火,让其烧成熊熊之势,这才是帮扶他脱贫的切入点。于是,包抓干部和村委会班子成员经常苦口婆心地给他讲扶贫政策、讲人生道理,并不定时的给他打扫房屋卫生,鼓励他重新做人,在循循教导和大力帮扶下,他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活法,有了重新来过的干劲和动力,有了将生活过好的信心和决心。

现在,这位长辈在农村信用社办理了贷款,租了八亩地搞起了小型蔬菜大棚,平时农忙时就雇佣周围贫困村民来帮忙,也算是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为家乡脱贫做点贡献。言语间听出他对目前的经营状况还不是很满足,还想成立农业合作社,不断规范管理,加强技术学习,全面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让日子过的更加舒坦有滋味!

像这位家族长辈的例子还有很多,有搞养殖的、有种植的,这些只是扶贫进程中家乡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家乡,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幢幢整洁明亮的房屋,一排排白墙灰瓦的公路护栏,一次次热闹非凡的健身活动……许多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深刻变化。而现在,淳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幸福的生活、和谐的村庄……一幅国泰民安的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当然,此次归乡我也了解到,在农村乡下,有一种怪象,精准扶贫过程中,很多人竟然争当贫困户,他们不以贫困户为耻,反以贫困户为荣,觉得当了贫困户,就会有很多的好处,学生上学可以免费,家人生病可以免费就医,甚至自己什么也不做,也可以等靠要,舒服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中,帮扶干部对贫困户不似亲娘胜似亲娘,不是送油送面,就是买牛买羊,于是就催生了人人爱哭穷,家家争当贫困户的现象;产生了“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该懒不懒,政府不管”,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怪状。所以,扶贫要先扶志,否则永远扶不起来,精神贫困远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因此,各级帮扶单位应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通过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带动贫困户的劳动和创业热情,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

怀念是心灵的回首,感动是情感的释放。短暂的回乡之行,所见所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农村确实变了,农民也的确富了,不管是在物质生活方面或精神生活方面,都能体现出来。辗转于新旧交替的反复,穿梭于时代变迁的年轮,新的旅程已然开启。那些让人难以割舍的情愫,无论白天黑夜,都会在心头热乎乎地弥漫。我坚信不久以后,在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地上,家乡人一定不负使命,全面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而再现新的辉煌的!

惟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灿烂美好!


作者简介

王周伟,系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金融作协理事、陕西省金融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