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豆粥腊八面,拉开过大年的序[关中年俗记忆系列之一]
2018-01-24 | 作者:白来勤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俗语云:“小孩小孩你甭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关中农村的年味,严格的说从腊月初五起,就开始慢慢的飘逸出来了。

腊月初五关中农村过“五豆节”,民间流传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时,家贫如洗,给财主家放牛放羊。起早贪黑,吃不饱,穿不暖,还常常挨财主的皮鞭和棍棒。腊月初五这一天。刺骨的寒风吹的他直打哆嗦,再加上难耐的饥饿……他寻找柴火,四处寻找可以下咽的东西。突然眼前一亮,发现田埂旁有一个田鼠窝。他灵机一动,这窝里必有田鼠,挖出来烤熟了,岂不是一顿美餐。不料从田鼠洞里挖出许多黄豆、绿豆、青豆、黑豆、糜子、谷子……他赶忙把这些五谷杂粮弄回去,母亲给他熬成粥,全家人总算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他当上了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总想喝那碗“粥”。有年腊月初五他又想起了吃五豆粥这件事,就命膳房用五种杂豆煮了一锅,起名“五豆粥”,并赏赐王公大臣一同食用,同时把腊月初五定为“五豆节”,以示不忘过去。从此,腊月初五煮五豆的风俗昌盛民间,流传至今。

在民间,腊月初四晚,各家拿出各种早已晒干储好的杂豆,每样盛一碗,用水洗三遍,再倒进盆中,浇上煎水,掺和搅匀,将盆放入锅中,让其浸焖一夜。初五早起,从锅中端出杂豆盆,再将盆中的豆子洗三遍后倒入锅中,用急火猛煮,待锅热水沸后,再改用文火慢烧,直到煮烂焖熟为止。

民间煮五豆多用红小豆、大豆、豌豆、扁豆、白芸豆等,所选杂豆不能少于五种,故称“煮五豆”。由于这种杂豆焖饭用文火慢煮,再加上少量小米,煮成的“五豆粥”稠柔软粘,咸甜可口,有人讲究点,在粥里加进大枣、杏仁、花生、核桃仁等干果,再加上香料味精,拌以豆腐肉丁和各类蔬菜,则更好吃。

腊月初五这天的“五豆粥”,大人吃,小孩吃,连猫儿、狗儿、鸡娃等家畜家禽也要吃一些,祈求全家平安,六畜兴旺,紫气氤氲,吉祥如意,有人还把粥抹在树上,祈求来年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又有一种说法,说关中的五豆粥以绿豆、黄豆、红豆、麻豆和蚕豆共而成,这种风俗与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关。

传说欧阳修自幼家贫,常出外做诗卖文赚钱糊口。有一年来到关中,遇到李姓员外给女儿择婿,李员外的女儿看准了书生欧阳修,将彩球抛在他怀里,欧阳修遂与李小姐结成伉俪。

成婚后李氏治家十分俭朴,每日都是粗茶淡饭,终于熬到了皇王开科取仕选贤才的日子。当欧阳修要进京赶考时,她取出平日节衣缩食省下的银两给其做盘缠。欧阳修问:“哪里来这么多银子?”李氏说:“吃豆豆稀饭省下的。”

后来,欧阳修金榜题名并带妻子赴任。妻子怕他坐了高官忘了本,就在腊月初五这天,给他煮了五种豆子的稀饭,欧阳修说不好吃,要李氏另做美食佳肴。李氏说:“要做好吃的很容易,鱼肉鸡鸭全都有,我也样样会做,不过我得讲个故事给你听。”接着她便把当年如何省吃俭用一一道出,欧阳修对妻子的贤明称赞不已,并立誓以后做官不忘百姓不忘本,并给家中立了个规矩,每日必吃豆豆稀饭。这个故事后来广泛流传,每逢腊月初五,老百姓们就煮五豆稀饭,并作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关中农村特别是灞桥区一带,都要在早上吃一顿面条,俗称“腊八面”,别处可能都是煮粥吃,谓之“腊八粥”。这种习俗据说与释迦牟尼成道有关。

传说公元前536年,29岁的古印度田比罗卫王国(现在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又名释迦牟尼由于痛感人世的苦难,为寻找一条解脱的道路,抛弃舒适的王子生活离别妻小,到深山出家修行。他忍饥挨饿苦行6年,仍无收获。公元前530年月12月1日,他想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便起身向尼连禅河走去,走到河边,他洗去身上的尘垢,这时,一位叫苏耶妲的牧牛女,送上一碗乳糜给他,他过后一饮而尽,顿觉神清气爽。接着又沿着河边走,走到迦耶山附近的一棵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头上铺了吉祥草、结跏趺坐,发誓:“不成正觉,誓不起坐。”据说他坐了七天七夜,精神高度集中,思虑人生苦难的根源,到了第七日深夜,他产生了幻觉:先是三美女托着美味翩翩而来,温柔风骚,种种媚态,其不为所动;接着又出现了妖魔鬼怪,面目狰狞,恐怖至极,其毫无惧色,结果美色恶魔都被他战胜了。排除邪念后,他精神集中,看到天上一颗颗星星,触景会心,刹那间顿然大悟。这一天是公元前530年十二月初八,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得道了,才35岁。

此后,他创立了佛教。他的5个侍从指出:“享乐”和“苦行”都不可取,那种认为只有满足耳目的欲望才是人生目的的享乐主义,实际上是卑鄙、庸俗的;而那种通过毁形残身的途径来实现人生最高理想的苦行主义,则既损害身体,又毫无用处;只有“舍此二边,直取中道”,才是合理的修行方法,这5个侍从后来拜佛为师,成为最早的5比丘(即和尚)。

以后人们出于对佛的尊敬,效法牧牛女苏耶妲,这家送干果,那家送米食,熬粥献佛,施与比丘。我国自汉朝起,每年农历十二月还举行年终腊祭,故此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十二月初八又叫腊八。以后腊八成了佛教信徒的节日,熬腊八粥也逐渐演变为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俗,有些不信仰佛教的也要熬腊八粥,但他的说法,讲究各不相同。至于关中地区一些地方何故腊八早上煮面条吃,笔者以为可能也与虔诚礼佛有关。因为关中人认为豆类、包谷均是粗粮杂粮、而小麦面粉是细粮(即营养高、好吃的东西),村人向往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面馍馍干捞面,油泼辣子调一碗”,所以好吃的应先让佛尝,因好日子来自“佛光普照”,所以就不煮粥而煮面条了。也许还因为腊月初五才煮了“五豆粥”,初八又煮重复,为调节一下口味,增添点生活情趣吧,每天总吃粗粮“忆苦思甜”也不是办法,借给佛献礼,自己也跟着吃点好的,也算沾了佛的光吧。看来我们的老宗祖即使日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也挺会讲究见缝插针地“享受生活”,美化人生,如同《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尽管负债累累,无奈躲债七天于除夕偷着回家来,也不忘给女儿花钱买根红头绳,还亲手给她扎起来,真是“黄连树下拉胡琴——苦中寻乐。”

粥,是南方最普通,最方便的食品,北方人称之为稀饭。黄河流域盛产小麦,所以多以面食为主。千百年来,南方的“腊八粥”就演变成了北方的“腊八面”。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因而庄稼人特别敬重腊八节的“腊八菜”、“腊八面”。

做“腊八面”前,先要做好“腊八菜”。将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切成又薄又匀的菱形、长条、方片,手巧的还切成周边带花的各种图形,然后以大葱、蒜苗、豆腐、粉条、茴香等调料烩在一起。家道好的,再加些排骨、大肉丁又是一番风味了。然而,真正要做得味醇色佳,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就是面了。面要和匀,软硬适中,擀面时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然后切成菱形小片,下到锅里文火温煮,得到熟了,再将“腊八菜”倒进锅里,稍稍加温,一锅色、香、味俱佳的“腊八面”,冒着白生生的热气就上桌了。往碗里要再加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顿时香气四溢,让人垂涎三尺。然而,谁也不能先动第一筷子。第一碗先献给灶王爷——民以食为天么;第二碗敬财神爷——祈福赐财;第三碗上供到列祖列宗——求得保佑子孙,家业兴旺。再将这三次献的“腊八面”回到锅里——有福同享。

一切停当后,这才长幼有序地盛上一碗“腊八面”,或围在饭桌旁,或蹴在炉子四周,或蹲在院中的捶布石上,谝着闲传,吃着“腊八面”,那个“酷”劲儿,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厨房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不同了,她们围裙不解,端一碗“腊八面”。倚在门边,边吃边留心男人们的评论,还得留神谁的吃完了,及时地再给盛上一碗。吃到最后,都得留下一碗,象征性地给鸡、牛、羊、骡、马、驴,就连看门的小黄狗也不能拉下。

看似浪费,实则表达了底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


【作者简介】


白来勤,西安人,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秘书长,西安市文史馆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出版有诗集《圣像与阳光》、散文集《生命礼赞》《墙缝芦苇》及长篇小说《紫金城里哟呵嘿》《雨霖铃》等多部。作品散见于《读者》《散文选刊》《农民文摘》《散文百家》《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文化》及各大晚报。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获得者,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首届“德艺双馨”会员称号获得者。


[责任编辑: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