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伦:土坑窑(散文)
2017-05-11 | 作者:李伦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渭北的黄土塬上有一个村子,叫柏社村,因多植柏而得名。村子很奇特,不是建在地上,而是埋在土坑里。就像当地人说的,见树不见村,见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如是过去,远处只见一片荒塬,荒塬上一片树林,树林里不知还有村子。走近才发现,村子在地平面下,就像老天在黄土里砸了一个个坑,把一个个屋子藏了起来,一棵棵树又把村子藏了起来。

坑是四四方方的,边沿整齐,就像是豆腐块;屋子或是土窑,或是砖窑,有的坍塌,有的斑驳,有的还保存完好。这窑大概是向陕北人学的,顺着渭北的黄土塬向北走,就是陕北。陕北的窑洞很有名,渭北的土坑窑没有名。

村里人说,柏社村有一千六百年历史,而土坑窑何时有的,不知道,祖辈都这么住着。为何要将窑建在土坑里,没人说得清楚,年纪大的老人也说不清楚,只说这土坑窑冬暖夏凉。其实,最初挖坑建窑,并不是稀罕它的功能,而是因为一个穷字。

渭北荒塬,干旱缺水,村里人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艰难营生,着实不易。地面盖房需木头砖瓦,这要花不少的钱财,而挖坑掏洞最为简单,也经济实用。于是就有了地坑窑。

先是在地面挖一个四方的坑,坑深七八米或十几米,然后凿一条通道,或弯、或斜斜的通往坑里。坑里四周掏出半圆的土洞,便成了屋子,有钱的在土洞口箍一圈砖,便成了像模像样的窑。这样,一个地下的四合院便成了。院里再栽些花草树木,养些鸡狗之类,一个家就有了。家里娶了媳妇,生下一堆娃娃,在窑里窑外跑着闹着笑着,这个家就充满了生气。

土坑窑里的树木越长越高,从坑里探出了头,看着塬上四季变幻的世界。土坑窑里的炊烟早晚的升起,如飘扬着生命的旗帜……

土坑窑是内敛的,隐藏的,不外露不张扬的,恰如中国人的性格,也似村里人的性格,一直默默无闻,埋名隐姓。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早在红军时期这里就设立了秘密交通站,渭北地区领导人习仲勋也曾多次在土坑窑住宿,开展地下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通往陕北延安的重要交通要道,一批批知识分子从这里走向革命的圣地,一批批后备物质从这里输送到战火纷飞的前线。

土坑窑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风雨苍桑,岁月蹉跎,土坑窑依旧本色。

如今村里人大都不住土坑窑了,地面上盖了不少的新屋,木石砖瓦瓷片,白亮晃眼。门前停有车或摩托。问为何不住土坑窑?答没地面上敞亮,没地面上透气。娃娶媳妇有地面上的新屋才愿进门。

村里依旧多树,有古老的柏,也有楸和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树成了土坑窑的伞,日日撑着,月月撑着,年年撑着……

极少还住在土坑窑的,是为了招待外来旅游的客人。不知何时,有人闲逛来此,见了这土坑窑甚为惊奇,说世上还有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于是招来记者写了文章,天下一片哗然。

专家也来,专门研究一番,发现村里七百八十多座窑院中,有二百二十多座土坑窑,专业术语叫‘’下沉式院落建筑",而保存较为完好的还有一百三十多院。

田园风光,绿色生态,人文历史,红色经典,民间智慧,建筑遗迹。这一切构成了柏社的特色,厚重底蕴和内涵,也彰显了人类生生不息、生命代代相传的精神。不久,柏社村便被国家住建部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接着,中央电视台的人来了,领导干部们来了,旅游的人来了,连老外也来了……



土坑窑热闹起来。一个寂寞的地方不再寂寞,一个单调的地方也很精彩,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世界正向它走来。

虽然出了名,但土坑窑依然保持着原始的古朴,村子也依然保持着淳厚的民风。它像一枚邮票,丰富多彩,令人瞩目。它像一方砚台,凝聚风云,书写春秋。它更像黄土地上的母亲,历经苦难,从容自信,孕育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李伦,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金融作协副主席,《丝路金融文学》杂志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