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绍群:守护农耕文化根脉
2017-03-04 | 作者:甘绍群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

 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一致决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歌”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式通过评审。这标志着中国的农耕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歌”,已经进入小学课堂,很多小学生都能背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我们的“农事历”,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包含了众多中国所固有的传统文化,诗词、曲赋、农业、中医、养生……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精神密码。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由于它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在一年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2000多年来就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而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下,更凸显出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埃塞俄比亚推介二十四节气时称,中国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中国尊重自然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同时反映了农业生产和相关仪式、民间活动的平衡管理以符合季节的变化。有关资料显示,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口头传统和表演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五大类别。二十四节气无疑归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遗产领域。此前,我国入选人类非遗的还有:昆曲、古琴艺术、南京云锦、中医针灸、中国剪纸、京剧、皮影戏等三十余项。

 蕴含的民俗文化亟待发掘。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被全国各地所采用,并被多民族共享,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在湖北,二十四节气具有准节日性质,由此衍生丰富的习俗。如在农事方面,立春节气曾有“鞭春”习俗,人们鞭打土牛或纸糊的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几年前,“鞭春之礼”曾重现北京古观象台,吸引游客参与这一民俗活动。在饮食方面,一些地方,冬至要吃热乎乎的面疙瘩驱寒,夏至吃凉性的棕子,寒露吃红薯,惊蛰吃炒黄豆等。几乎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节令食品,既与相应物产成熟季节有关,相应的饮食调节对健康也有利,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智慧。中医、现代养生也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进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二十四节气在农耕社会中具有的重要适用价值在淡化。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源。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就必须更多关注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地的人们不仅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内在于其中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于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诗意应积极传承。有调查显示:“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未来将有谁来种地?”即使是仍然在种地的人,采用的也不再是传统的农耕方式,一些附着在土地上的农耕文化正在消亡。谁还记得“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谁还记得“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之类的农事谚语?从惊蛰到芒种,从霜降到大雪,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二十四节气的传说与风俗,保留着对传统文化最直观最鲜活的记忆。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后,众多网友对其诗意的描述所叹服。有网友说:“谷子开花时的雨,即为谷雨,麦浆即将充满麦粒,是为小满,还有白露,多好听啊!光听名字就觉得充满诗意韵味。”更有网友赞其二十四节气是“最美的日历”。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找出许许多多与节气相关的诗文。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孟浩然的“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白居易的“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杜甫的“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是旗帜,是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民族精神最强有力的黏合剂。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二十四节气承载了中华民族诗意的记忆,应该以各种形式传承下去:充分发掘其中的文化故事,突出其独特性、生态性、文化性;突出人无我有,让文化无处不在;让传统文明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唤起一代代国人的文化自觉,这既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一首老歌《绿叶对根的情意》人们耳熟能详。农耕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之根。对老祖宗的宝贵智慧,需要切实的保护和传承,不能让老祖宗的根脉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由此可见,谈文化自信,其核心就是要重建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保护、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