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民:灶火
2016-09-19 | 作者:张会民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渭北人喜好居住窑洞,窑洞箍得也大,一孔窑洞就囊括满足了生活起居的所有条件和要求。窑门口摆放一套八仙方桌,用于来人接待和家人围坐用餐,紧挨着是箱子和木柜,存放衣物被褥。方桌对面的大窗台下是大土炕,连着炕盘着灶火,灶火跟前放置水瓮,再向里边支着一块大木案板,案板上的架子上摆一排瓦罐罐,瓦罐内藏着豆子、小米、酵饦、调料和鸡蛋。窑后背砖窑掌子前放五、六个大瓮,装满粮食,用石瓮盖盖着,瓮盖上架一条长支板,支板上放着不同类别的瓦面缸。遇上丰收年,收获的粮食瓮里储藏不下,在麦瓮前的地面围上麦囤,几层子麦囤上麦子还冒着囤尖。

 “民以食为天”,连着土炕的灶火位于窑洞中间位置,且灶台上有一根粗壮的烟囱象擎天柱子一样直通窑顶,灶火自然而然成了窑洞内所有摆设建筑物的核心。灶火是用青砖和泥巴垒筑起来的,灶火的大小、高矮、宽窄以锅的型号确定。右侧留一条搭风箱的通风道,前边留一条掏灰的通道,掏灰通道与灶火口上下对齐,平时用烂布包着的棉套子塞着。灶火中心有一个生铁铸造的圆形炉篦,称作“风底”。上面安装铁锅,锅底中心与灶火风底不偏不离,上下对齐。挨着铁锅的灶面上嵌入一个桶状砂锅,俗称“温锅”,便于洗洗涮涮。除了伸向窑顶的烟囱外,灶火内部和炕筒相连,部分热量和烟也通过炕筒排出,余温将土炕暖热。

 做饭时,将炭灰掏出,拔开“风底”上的灰渣,塞入一把麦秸,用火柴点燃,轻轻拉动风箱,把干沫煤铺在燃烧的麦秸上,再将炭灰围在火苗周围,引燃煤炭后,逐渐加大风箱风量,满膛炉火就将灶火内拥得严严实实,随着风箱“吧嗒、吧嗒”有节奏的响动,变幻不定、不可捉摸的火苗对准锅底尽情地撒欢燃烧着。在这一过程中,大人会拿着塞灰筒的烂布棉套子,指着烟囱和炭火讲“烂套子都有塞窟窿的用处”、“谁家的灶火不冒烟”和“人心要实,火心要虚”、“一个锅里搅稀稠”等等做人处事的深刻道理。

 灶火是家里的焦点和中心,在那段惜惶艰难的岁月,女人熬煎等米下锅,男人在外四处奔波,一家人成天围着灶火想法子,绞结和富裕在锅里的饭中体现无遗。烧火时,眼睛盯着灶火内红彤彤的火苗,憧憬和期盼着日子一天天改观。偶尔在炭火中冒出个人体状的炭疙瘩,传说这是“炭人人”,预示着有贵人前来相助或者要发大财,一家人能眉飞色舞几天,走路时的脚步都跑乱咧。

 紧临灶火的墙上,供奉着灶王爷的神位。中间贴着画像,左右是一幅对联,书写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字样,顶部写着四个字“一家之主”,充分显示了灶王爷保佑全家老小平安的神圣地位,画像下支着一块精制的隔板,摆着香炉、蜡烛等祭品。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去天上给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形为,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把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应得到的福祸吉凶命运交于灶王爷处置。因此,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习俗,家家都极度重视。除烧香点蜡,叩拜祭奠外,用枣和核桃密集地层层叠叠嵌入馍中的“枣山”馍,也要郑重地敬献在灶王爷像前,以此贿赂灶王爷吃着蜜甜的“枣山”馍,醉饱后升天,说些人间好话,祈福全家来年幸福平安。

 大年三十,灶王爷带着玉皇大帝的圣旨回到人家,祭奠叩拜的风俗会达到高潮。“正月二十三,麦子泡枣山”,摆在灶王爷面前的"枣山"馍直到正月二十三才能取下,由家里的男孩吃掉。

 旧社会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礼俗。过去的媳妇是不能上桌吃饭的,经常端起饭碗,夹几筷子菜,坐在灶火旁观察桌上的情况,随时给大家加菜舀饭,提供服务。大半辈子守着灶火等待熬成婆婆的那一天。

 现在,灶火和围绕着灶火的辛酸往事已很难见到了,但通过灶火形成的一些有趣风俗还在。人们在搬新家时,总是习惯在大清早首先打开灶头的火苗,让使劲窜出的火势旺盛地燃烧着。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围陇在灶台前,满怀喜悦盯住熊熊燃烧的火苗,期盼着人旺、家旺和事业的永续兴旺!

 也许这旺旺的火势,正好就是写这篇文字对大家的真诚祝福吧。

 {责任编辑: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