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随想
2016-08-29 | 作者:赵晓舟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教师节这天,西安古都的秋雨时隐时现的飘着,悬在空中象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没有开头,也看不到结尾。

 正午时分,窗外秋雨淅淅沥沥、清清冷冷,宛若跌落凡尘的精灵,曼舞轻歌,却又缥缈无着。这让我有种“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之感。然而,这种凄楚的感觉很快被无数祝福的短信淹没的无影无踪。其中的两段让我百感交集、顿生惬意。

 前者系渭北人,居长安,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现任中行北大街支行副行长——吴嘉先生发来一首七律古体诗,贺《宣传动态》获“中国品牌文化建设十大内刊”并致赵晓舟老师:

成就知源主义真,痴诚党建在中银。

躬耕十载弘文化,著述千篇自等身。

亮节高风常忘我,直言诤语最还淳。

绵绵秋雨秋收望,健笔凌云又一春。

 吴行写诗早已闻名,且事业如日中天。他称我为老师,我深感惭愧。我拜他为诗师,心悦诚服。

 后者系祖籍甘肃,现居长安,就职于省行培训中心的青年才俊李峰。他是一位极具文学、书画天赋的文化青年,目前已经正式出版三部文集,书画作品频频见诸报刊,且获奖不少。他在短信中说:“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祝您节日快乐,健康幸福!”

 细细品味这两份短信,既有赞美之词,也有鼓励之意。同事、朋友之情尽在其内。每逢教师节,我都会收到许多类似的问候与祝福,这让我倍感欣慰,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在三尺讲台继续从教的信心。

 泰戈尔曾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从教以来,这句格言一直启迪着我,让我深刻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为此,我在省行兼职教师岗位坚守了十二个春秋,迄今不曾懈怠。

 我曾庆幸自己生长在这个富有梦想的时代;我自豪自己从属于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我欣慰自己品味到了“传道、受业、解惑”的幸福,懂得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逊,体验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学会了“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懂得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

 然而,当今的社会浮躁者甚多,很少有人愿意静心独守教师的清贫。曾几何时,我也怀疑过自己的追求。但此次教师节前习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对师生们的深情寄语再次唤醒了我对教师职业的执着和坚守。习总书记说: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把教师视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就要持续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凭职业素养和师德水平赢得尊重。当教师无须像月亮那样借光闪亮,社会才能真正葆有活力之源、创新之根,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我们的国家与未来才会洒满阳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感召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

 观察近30年中国之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一个庞大教育体系的崛起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1400多万名教师在全国52万多所学校里托起了2.57亿名在校学生,教育改变了国家与社会,教师托起了亿万人的梦想,让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越。我为自己能奉献其中而骄傲。

 我深知“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在人生的舞台上,我愿意做那一片最普通、最平凡的绿叶。我坚信:三尺讲台,虽不是我事业的起点,但愿是我生命的归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我愿意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倾洒在三尺讲台。

 任岁月流逝,苍老沧海桑田;听秋雨呢喃,细语春夏秋冬。在这个多情的深秋,温柔的深秋,迷人的深秋,缤纷的深秋,诗意的深秋,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虽然已年过半百、两鬓霜染,但内心依然充满希冀和憧憬。

 午间,窗外的秋雨依然飘着,还略带几份清冷、落寞。我舒展着身体,困倦地躺在床上,朦胧中细听雨滴敲打在玻璃窗上,时而像一串串珍珠滑落,时而像一片片冰晶融化,瞬间心里充满了淡淡的宁静。我感觉愉悦,好像雨已将自己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知道: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伊甸园……

 作者简介:

 赵晓舟,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企业文化专业管理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全国企业文化合作组织专家委员,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

 [责任编辑: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