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传奇将军生前的瀚墨情缘——记老红军、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
2016-08-11 | 作者:郑方晴 闫丽生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王定烈将军离开我们已快两年了,但他经身经百战、《地狱归来》的传奇经历;从“红小鬼”到开国将军、从陆地征战到蓝天搏击的壮丽人生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们三次近距离接触才意外得知,这位戎马将军还有着鲜为人知的艺术人生,与瀚墨结下了不解情缘。

 在建党90周年的“八一”建军节,王定烈将军展现了3幅书法作品,其中一幅为“童子穿云晚未归,谁收松下着残棋。先生醉卧落花里,春去人间总不知”,经人民网转载后广为流传。作者将满腔热情化为纸上墨宝,以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表达出一位戎马将军在历尽战争硝烟后对和平生活的憧憬。作品诗书并茂,神采飞扬,无不让人惊叹作者那深厚的书法功底之下,除了一份对于书法的热爱外, 还有一份对于书法的灵性与感悟。


九死一生的传奇人生

 要理解将军的书法作品,还得从他的人生开始。王定烈1918年生于四川省宣汉县一个贫苦家庭,15岁那年他成了一名“红小鬼”。西路军从2万大军到最后剰下不足3仟人的经历,注定了王定烈九死-生的命运。

 1936年7月,由于张国焘搞分裂主义,红四方面军不得不再过一次草地。在进入草地的第3天,王定烈就患上了急性胃炎,在那缺医少药的长征路上,许多人就此长眠在雪山草地上。令人意外的是,王定烈照着老家母亲为他哥哥治病的土办法,居然奇迹般地挺了过来。谁知祸不单行,刚逃一劫的王定烈又患上重感冒。他两天两夜高烧不退,不省人事,只能靠马驼着继续行军。由于捆绑的绳子断了,他被抛在了荒野,幸好团政委万汉江及时将他救起,他才捡回一条命。

 1937年3月14日,是王定烈最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所在部队刚刚退守到甘肃石窝山雪岭一带,就遭到马家军猛烈攻击。王定烈所在连队在战斗中死伤大半,其中第2排只剩下了9名战士,但他们仍在顽强抵抗。突然一颗子弹飞来,打中了王定烈右胸,鲜血顿时染红了衣襟。就在这时,七八个马家军骑兵操着马刀冲上来,距他只有10多米了,刀尖仿佛能戳到鼻梁。生死悠关时刻,战友们调转枪口一阵射击,他被营救了……

 旷野里几声狼嚎,令他苏醒,原来他在经过简单包扎后又重新投入战斗,并再次负伤昏倒。待他半夜醒来时,看到的全是战友的尸体。他真切地感受到狼群那闪着绿光的眼睛在向他逼近,好在狼群最终没有向他进攻。他忍痛爬下山,离开血染的战场。第二天,他在山下一间小屋内找到一个落脚之地,这里聚集了二三十名负伤的西路军战士。

 幸运的是,在这一群伤员中,只有王定烈一人免于一死。一位老乡在给他简单包扎后,他继续寻找部队。然而第二天夜里,他再次遭遇马家军。一名士兵用枪指着他,喝令他跪下,由于他不跪,那士兵便要枪毙他,并已将子弹推上了膛……“不要开枪,要活的”几米外一名军官的喊话声,让他再次幸免于难。王定烈象几千名因伤病掉队的战士一样,不幸沦为战俘,并成了马步芳队伍里的“苦力”。

 一个多月之后,王定烈全身5处伤口中有4处化脓、溃烂。原来那颗打入他体内的子弹并没有取出,而且从此与他朝夕相伴了16年之久。他多次昏迷不醒,生命垂危。一天他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了一个狭长的槽子里,那槽子很长,是当地用来喂骆驼用的,活像一口棺材。他明白这是安置临死者的地方,是通往阴曹地府的门槛,可阎王再次拒绝了他……据资料统计,西路军中有7000余名指战员在战场牺牲,大约有9200人不幸落入敌手,沦为战俘,其中5600人惨遭杀害。幸运的是,王定烈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步芳将1500多名西路军战浮全部派往抗日前线,以敷衍蒋介石的抗日命令。在共产党及时营救下,王定烈终于回到延安革命队伍。从此,他如同一只归山猛虎,在广阔的战场上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据《沧海一粟》书中记载:王定烈一生经历了“风雨巴山,血染祁连,抗日前线,昆张支队,挺进豫中,中原突围,横渡天堑,千里跃进,逐鹿江汉,秋风扫叶,蓝天召唤,朝鲜空战”等战争风云。在滚滚的革命洪流中,他随军南征北战,战功卓着,最终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


戎马将军的瀚墨情缘

 拥有“高小”学历的王定烈.,在当时红军中也算是个“文化”人,所以入伍没几年便成了一名团部文书,但这与他后来的创作需要比, 显然还不够。在他学习文化的过程里,有一个人对他影响特别深,那就是肖华将军。

 王定烈回延安后被编入八路军115师,在旅指导员训练班里,他有幸认识了前来授课的旅政委肖华将军。肖华当时很年轻,还是个书生气十足的“娃娃司令”。但他那12岁参加革命、18岁成为少共国际师政委的经历,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特别是他在做战斗动员时那声挟雷电、大气磅礴的演讲,更是激动人心,鼓舞了成千上万抗日将士的斗志。王定烈被肖华将军的儒雅风度所吸引,并明白“文化” 原来也是一种战斗力,他从此坚定了学习文化的决心。令王定烈始料未及的是,在一次考试中他自己居然被肖华将军看中,并成了他的警卫员。在肖华赴延安马烈学院学习的日子里,王定烈帮他抄抄写写,整理笔记,事实上这也成了王定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王定烈在肖华将军的耳濡目染之下,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又不可能有太多闲暇时间用于学习,所以他后来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完全得益于他的勤奋与努力。加上他本身禀赋就好,因为贫穷的原因才被迫终断了学业,所以他后来学习进步特别快。

 1956年9月,战争硝烟几乎散尽,王定烈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此时他已成了我军高级指挥员,进入南京军亊学院高组速成班学习,这是他一生中难得的一次正规学习机会,所以他备加珍惜。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在知识的翰海里纵情遨游;在这里,他再次见到了自己的老首长——刘伯承元帅,其思想灵魂又经受了一次特殊洗礼。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任4团团长时,因“骄傲自满”而被撤了职,正当他牢骚满腹之时,敏锐的刘司令员洞察了一切。司令员当时披着一身硝烟,亲自来到驻地同他谈话,教导他要经得起各种考验。他至今还在后悔:在当时大敌当前的紧急情况下,自己竟然还要占用一位统帅的宝贵时间,其愧疚之心啊……可刘司令员用他那推动历史巨轮之手,使劲地拍打在王定烈肩上。司令员似乎要考验-下这位结实的小伙子究竟有多大的硬度和力量,能承担起怎样的任务……王定烈蓦然回首,原来在刘司令员面前,自已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是那么渺小,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经过南京军亊学院的正规学习,王定烈的心身意志得到了全面锻炼。在随后的军事生涯里,王定烈不仅军事指挥艺术日趋成熟,而且领导水平也有了显着提高,并从此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成为了我军的一名髙级将领。他历任空军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与此同时,他的文化艺术水平也有了惊人提高,并且成绩斐然。

 1989年王定烈与人合作主编了40万字的《巴蜀将帅传》,并撰写了反映自己戎马一生的《地狱归来》、《沧海一粟》等书,还创作了大量赋有时代特色的诗歌。“乘机去问边,黄沙接云间。昔日洒血处,今朝变新颜;茫茫骆驼刺,飞弹能谢天。长空霹雳响,引颈心里欢。”这他在1985年2月再回戈壁滩观看导弹发射时的激情之作,彰显了一位戎马将军深厚的文学功底。

 在经过人生及文化积淀后,王定烈酷爱上了书法。其实,他自幼就喜爱这一古老“国粹”,只因为戎马倥偬才无暇顾及。在时间许可之后,他那雪藏已久的兴趣如同地底的岩浆爆发一般,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对于书法的酷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于他日复一日地练习,也不觉得辛苦乏味,反而还自得其乐。他在《学书偶感》中记录了这种心情:先临颜柳后临王,半砚翰墨得依样。探究古人诗文律,平仄声韵细揣祥。

 据将军身边工作人员介绍:将军在离休之后,对游山玩水没有雅兴,但对书法却情有独钟。只要他知道哪里有书画展览,无论多忙,他都要抽时间去瞧一瞧,并常常乐此不倦。同时,将军那虚怀若谷的胸怀,也对他艺术水平的提高受益匪浅。无论是书画大家,还是后起之秀,他都要谦虚地向他们请教;就是对于初出茅庐者,他也要热心与他们交流切磋,以汲取新鲜营养。所以他的作品往往采集了众家之长,又融汇了自己的创新,不但藴涵了中国书法传统审美取向,而且还饱含了个人强烈的主体意识,既传承前贤,又积极融入时代艺术元素。

 将军一生坎坷,但却非常幸运。他总能经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特殊经历”,因而具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特殊感情。在这样的情感浇灌之下,其艺术芳草格外茁壮青翠,所以他的作品往往独树一帜而神采飞扬。例如他在创作“中华崛起”时,他把满腔豪情化为纸上波涛,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他几乎是一气呵成整幅作品,将“崛起” 二字异常突出,使之“字大如斗”。他又将“崛”字中的“一撇”拉得老长,有如一把长长利剑直插神州大地,在震得地动山摇之后,又将大“山”高高扛起。这一撇有如“神来之笔”,具有出神入化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与感染力,使得整幅作品气势恢弘而又灵动别致,颇具毛主席书法中那“雄笔一挥天地惊”的神韵。

 纵观王定烈将军的作品,总体上体现了韵中透骨,筋骨相攀,章法互应,错落有致的章法结构。他在运笔上很是率意,但整体上又不失法度,体现了险中求稳、险中取胜的个性特点,因而具有弦画之妙。他尤其擅长运用对比夸张手法,在保持线条坚挺饱满的同时,力求在空间布局上宊破,使作品显得气格博大而又灵活多样,保持了一种内在的强大张力,从而营造出一种宽博而又奇险的审美效果。

 目前,他的书法作品先后被收入《新中国百人书画系列集》、《百名将军书画集》《开国将军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墨宝选》、《将军诗书画大展作品集》等书册。


蓝天上的作品

 2009年王定烈将军创作了“我爱伟大祖国,我爱祖国蓝天”的书法作品,表达了他对祖国蓝天那份终身不渝的挚爱。据他身边工作人员介绍:将军在创作完毕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十年蓝天工作经历,一幕幕在他脑海闪过;蓝天上的一声声召唤,他还“声声在耳”。

 他清楚地记得:在受命组建航空兵第二十三师之初,毛主席、朱总司令同他谈话时的情景。

 1951年10月23日,刚调任航空兵第二十三师师长的王定烈,同政委魏国运来北京开会。朱总司令在他简朴的寓所里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吿诉他们“美帝国主义发动了朝鲜战争,已打一年了。内忧未平,外患又起,这叫‘祸不单行’啊!”;毛主席用他特有的诙谐方式,同他们在一间只有百十平方米的舞池子里,拉起了不同平常的“家常”。

 当晚,正赶上中央机关小型舞会。王定烈、魏国运两人在朱总司令家吃完晚饭后被总司令直接领到了舞厅。一曲过后,毛主席过来了,他那敏锐的目光很快落在了两个陌生人身上,接着操着湖南口音问:“这两位同志是……?”叶子龙主任立即介绍说:“他们是初建的空军航空兵二十三师师长王定烈、政委魏国运。来京开会,特来看看主席和总司令的”,  

 “啊,都请坐下……”。毛主席说着,随手抓起一把榶果递过来,“不要拘束,回来一趟,吃块糖也不过分嘛!”,然后就查起“家谱”来了:多大年龄啦,哪里人啦,何时参加革命,上了几年学啦……他们都一一作答。

 主席随后问王定烈:“你学过飞行没有?”王定烈说:“没有,如果领导安排,我可以学”。主席说:“那好,当师长能带头飞当然好,不过组织指挥那一套,你们总是有经验的嘛!慢慢就会熟悉的。我们新搞这么一个军种,给战士们插上翅膀飞上蓝天,保卫祖国领空安全,实属于必要……你们看,美帝飞机在朝鲜战场上十分猖狂,还不时窜到我东北上空……”。

 20多分钟谈话很快过去,主席下场转了几圈回来,见王定烈两人还在坐着,便问:“你们为什么不下场?”“我们不会”,“啊啊,你们是怯场吧。其实,这同游泳一样,光有理论,不下水不行,这叫老兵碰上新问题。你们将去朝鲜战场打空战,也是一个新课题,它比跳舞难度大得多咧,哈哈”。王定烈说:“这个我们有信心”。主席点点头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做个有心人吧!”。主席谈话,看似漫不经心,但在王定烈听来却是那么振聋发聩……他终于领略了主席那无与伦比的髙超艺术,也开始明白了主席为什么凭着“文旁四宝”就能打败蒋介石全副武装的原因。

 当时朝鲜战场上,美帝国主义凭着空中优势狂轰滥炸,不可一世。每日发动2次至3次大规模攻势,每次出动战机达100、200架次,我志愿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我空军在友军空军配合下,积极反击。1952年6月21日,经过短暂整训后的空二十三师开始投入战斗。到11月30日止,该师共出动飞机74批,614架次,击落敌机6架,击伤1架。该师也有3架飞机被击落,3架受伤……几番较量,我军终于取得对空发言权,从清川江到鸭禄江一带上空,简直成了美军飞行员望而生畏的“空中米格走廊”。 就连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都惊呼:“共产党中国-夜之间成了世界空军强国之一”。我蓝天雄鹰终于灭掉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那是何等自豪啊!

 将军的思绪在过往的岁月里搜寻,偶尔也会想起他自已在“文革”中受难的经历,但个人的委屈同祖囯的蓝天事业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他把思绪停在了1962年。

 1962年11月,一股敌特武装11人从广东电白登陆,被我边防部队活捉。时任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王定烈,亲自指挥了一次诱捕特务的行动。当时,我方伪装成敌人,向台湾报吿“登陆成功,希望提供补给”,敌人果然“上钩”,按照约定方位组织空投。敌机即将进入我方埋伏的火空网,不料下级官兵求功心切而提前40秒钟打开了探照灯,否则敌机将插趐难逃。既使这样,这次伏击仍然缴获了大量空投物资及活捉了4名空降特务。

 1965年3月18日,敌人凭借美国战机的先进性能,又一次肆无忌惮地窜入我南强领空。让敌人始料未及的是,我空军在摸准了敌机的活动规律后,预先在广东兴宁设伏,将一架F——101长机击落,获得罗瑞卿总参谋长的电话祝贺。从此以后,敌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再也不敢窜犯我南强领空。

 将军将记忆定格到了1972年,那一年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成功,将军亲身经历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1964年到1967年,我国先后进行了原子弹、氢弹试验,取得了成功。为进一步提髙核武器质量并将其小型化,我国于1971年进行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1年9月8日,时任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王定烈,带着空5师师长宋占元进京领命,进驻核试验基地。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氢弹爆炸试验定于10月30日进行。当天下午1时,飞行团长杨国祥驾机腾空,可在试验时发生了意外。本来,核弹装有5道保险,在装上飞机时,解除第一道保险;挂好挂钩后,解除第二道保险;打开加温开关时,解除第三道保险;打开时统开关后,解除第四道保险;按下投弹按钮后,解除最后一道保险。杨国祥按照预定程序做完所有投弹操作后,却无法将核弹送出去。他一边报吿一边启用第二套应急预案,但又没奏效。他接着又启用第三套超应急方案,投弹仍未成功。

 剩余的燃油已不允许他再做第四次投弹试验,当时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弃机跳伞,二是带弹着陆。为了国家的财产安全,杨国祥毅然选择了后者。战斗机要载着原子弹着陆,那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就连千里之外的周恩来总理也异常关心,他亲自打来电话并明确指示:一要相信飞行员的处置能力,二要迅速疏散人员。

 警报声划破长空,所有人员全部进入地下工事,指挥塔上只留下了宋占元和一名参谋在指挥。时间仿佛在凝固,王定烈的心几乎要蹦出胸膛……他不是在担心自己的生与死,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罝之度外,此刻他在想: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是否安全,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能否完成。所幸的是,飞机平安降落。事后查明原因,原来是推脱装置的薄膜破裂,造成线路短路。1972年1月7日,再次进行了核试验,戈壁滩上升起了壮观的蘑菇云。王定烈当时那激动的心情啊,能用什么来形容呢?

 将军静静地又想到了在对越还击战中我人民空军那扬我军威的光荣时刻。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时任空军参谋长的王定烈亲身参与了一系列空战部署。战斗打响后,我空军以绝对优势掌握了制空权。在战斗打响的头3天里,越军在我强大军威下没有一架战机敢于升空。就是在后来的战斗中,其战机也只敢在远离国境线的地方活动。我军完全是以自卫为原则,所以空军并没有参与跨境作战,只承担了空中掩护及运输保障任务,否则,我空军完全可以让越军的空军基地毁于一旦。

 我人民空军在这代人的手里愈来愈强,就连穷兵黩武的挑衅者都吓破了胆,他那种自豪的心情啊……他要向蓝天宣誓:我们的蓝天卫士永远不辱使命!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1985年,王定烈将军从空军副司令员岗位上退居二线。但几十年对空军的感情,让他无法退休,他的心还在髙高的蓝天上飞翔。蓝天有幸!它见证了我国空军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王定烈这样一批对蓝天有着坚贞不渝感情的热血男儿;王定烈有幸!他亲身经历了我国空军发展史上许多重要时刻,并亲手翻开了我国蓝天事业的崭新一页。

 王定烈把满腔热情全部奉献给了祖国蓝天,蓝天上那道最美的彩虹莫不是他人生的最好作品?


 作者简介:

 郑方晴,《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行政参阅》杂志副总编;  

 闫丽生,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工行朔州神头支行。

 [责任编辑: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