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作家杨军:文学陕军的一匹“黑马”
2016-07-22 | 作者:张莹  | 来源:方向网

专访金融作家杨军 主持人:张莹

 方向网:新丝路,新方向。欢迎来到方向网人物专访现场。今天做客方向网的嘉宾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是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一名对古钱币颇有研究的“考古学家”,更是一名“德艺双馨”的剧作家。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金融作家、长篇小说《大汉钱潮》的作者杨军先生。杨老师,您好!

 杨  军:主持人好,关注方向网的朋友们好!

 方向网:杨老师,您的长篇小说《大汉钱潮》耗时十余年,小说出版以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被称为一部小说版的“货币战争”,您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

 杨  军:《大汉钱潮》这部作品,从最初的选题到最后完成,前后经历了十余年,是我作品中耗时比较长的一部。选这个题材,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爆发了亚洲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对整个亚洲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又爆发了两次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让我感觉到应该用文学的角度去反映当代的金融;第二,选择钱币作为题材,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在原始社会,最开始使用贝壳币,一直到现在,钱币最能代表经济发展,钱币融合了各朝各代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等。如从钱币也能看到书法的演变,从大篆,小篆,隶书,宋体,行书,草书,楷书等等,钱币上的书法最能记载也中国书法发展轨迹,钱币不仅是一个微型的字碑,也是人类社会的活化石;第三,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旅,从汉代开始,我们把丝绸,瓷器等等运送到西方,从而引进西方的香料,种子等等,这样的货物来往,在一定时期还需要钱币交易,比如波斯的撒萨币,新疆的红马钱,这些在沿途都有出土。所以,丝绸之路从根本上来讲,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钱币之路。基于这三点我写了这部以钱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最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十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金融时报》等媒体做了专访,在文学界,史学界,收藏界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方向网:杨老师的创作历程充满了艰辛,但这个过程又会让我们收益良多。我们了解到,已故作家陈忠实老先生在当时看到您的作品样书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能谈谈您与陈老的故事吗?

 杨  军:2015年我的作品样书出来之后,我第一时间想到了陈忠实老师。那是一个冬天,我请陈老师一起在外面吃了一碗面,一碗7元钱的面。陈老师看到了我的书之后,很高兴,对我有了很大的鼓舞。他是这样评价的:“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长篇小说《大汉钱潮》,以恢弘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钱文化。小说场面宏大,故事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得到极佳的融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现在书正式出版了,借此机会,我也表示对先生的怀念。

 方向网:陈老师是我们陕西文学的一面旗帜,您和陈老师的交情至深,令人感动和钦佩。《大汉钱潮》可以说是“文学陕军”的又一部力作,作为一名金融作家,您对钱币有着独到深入的研究,请您从钱币专业方面谈一谈这部小说?

 杨  军:从古代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决定政治,钱币是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有四大钱系,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宋交子,这其中三大钱系与陕西有关。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秦半两主要是圆形方孔形制的统一,被征服的六国百姓,私下里还是用本国货币交易。到了汉朝,也就是我这本书中写的五铢钱,这个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汉武帝开始,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币制改革,汉朝的五铢钱从汉朝开始到隋朝,将近八百年,在这段期间一直是五铢钱占据主导地位。五铢钱也是中国历史上钱币发行量最大,流传时间最悠久的,也可以说五铢钱是“长寿钱”。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西汉年间,中央统一货币发行权,在上林苑设国家造币中心(现在户县的大王镇),所以说五铢钱有划时代的影响,直到今天,泰国的货币单位“铢”,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唐开元通宝钱,这个钱是历史上第一个不以重量为计量的钱币,通宝就像今天的人民币“元”一样,是一个货币单位,它对历史也是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宋交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纸币,这些钱币都和陕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想以钱币作为切入点,反映我们周秦汉朝历史文化。

 方向网:钱币本身就是一个谜,让我们有着无尽的遐想,激励我们不断的去研究,去发现,去创作。长安是古都城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在您看来,这座城市的“魂”是什么?

 杨  军:一座城市的魂就是一座城市的基因,他是多年的积累,遗传,持续下来的东西,对于西安来说,他的魂就是内在的文化。汉武帝的六次币制改革,也是在经济大环境下一次又一次推进的。

 《大汉钱潮》以现代人的视角,用白话文的形式,描述了一段传奇故事。主要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发动了“七国叛乱”,吴国铜铁官英卓舍弃自己的儿子英俊,保住了吴王的幼子使君,英卓历尽艰险将使君抚养成人。汉武帝继位后,进行了一次又次钱币改革,期间,国家官铸、郡国私铸与民间盗铸三方势力互相争斗,使君随父亲英卓流落民间盗铸钱坊,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角斗,也练就了高超铸币技巧与绝世钱币武功。他与哥哥英俊、赊贷行老板无盐淡的女儿无瑕等演绎了一场悲欢离合的情感传奇……。公元前113年,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五珠钱,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由国家统一铸币的先河,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钱币改革取得了成功。

 方向网:一个城市的核心,就是一座城市的“魂”,长安的“魂”,也是长安人永远坚守的精神。我们了解到您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编剧,您编剧的《上海女人在西北》被评论界定义为中国第一部金融题材的电影,据悉,您的《大汉钱潮》45集电视剧剧本初稿已经完成,能说他是中国第一部以钱币为主题的金融题材的电视剧吗?

 杨  军:我一直是一个多栖作家,写电影,电视剧,小说,诗歌,散文,企业文化研究方面也有涉及,《上海女人在西北》是以五十年代,上海支援大西北一家人的故事为基础,那一个时代的人为中国金融事业献了青春,又献子孙。至于《大汉钱潮》这部小说,电视剧剧本初稿也已完成,剧本曾经获得影视公司大赛奖,目前正在重点推介。这部剧有他独特的魅力,古代的钱币和现代的钱币面临的问题基本是一样,古代钱币的反假问题,汉代的丝绸商人,有了充裕的经济之后,在自家后院铸造钱币,被官府发现他们躲到山里,又或者在船上铸造,被发现了就立即沉船,不留痕迹,轮船被发现了,他们就跑到境外的匈奴去铸造,之后把钱币运回大汉的边关和市场,这样的制假反假的过程和现在很是类似。

 方向网:那您这两部作品有什么联系吗?

 杨  军:没有直接的联系,共同点是都是金融题材的,不同点一个是描述现代的以金融为背景的故事,一个是在古代以钱币改革为背景的故事。《大汉钱潮》历时比较久,写作期间,正好我们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书中故事是在张骞出西域这个时间段发生的,在此之前中国和西方已经有了很稳定的经济贸易往来。故事中有一位罗马帝国(欧洲的大秦)的王子,他的祖上崇拜东方,他的祖辈,父辈都教导他长大后一定要到中国学习铸币技术,他立志要来到中国,但是距离太远,他就借助战争使得自己可以接近中国。从小跟随父辈行军打仗,在他们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战争败北之后,有意被波斯帝国俘虏,他委曲求全,知道匈奴国临近中国边境,就借机波斯国和匈奴国打仗,在他的意料之中,被匈奴国俘虏,接着就是他黑暗生活的开始,匈奴人迫使他做奴隶,干一些最辛苦的劳动,百般折磨,到了他60岁,遇到了我故事的主人公,途中几次又被俘虏,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和我的主人公一起回到了长安,学到了铸币技术,但是年岁已高,常年的俘虏生活让他的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虽然学到了汉朝的铸币技术,但是没能回到他遥远的家乡,传承这一技术。

 方向网:您的两部优秀的作品堪称中国金融题材作品的里程碑,愿您在今后有更多的佳作问世。许多人不了解金融作家,您可以介绍一下吗?

 杨  军:金融作家是作家里面一支重要的队伍,我们有煤炭作家,军旅作家,电力作家,公安作家等,金融作家也和这些行业作家一样,它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人成为了作家,另一个就是专业作家写了这个行业的故事。金融人写金融事,或者金融作家写金融事。陕西金融作协有百余人,继我的《大汉钱潮》出版获得了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后,近期我们陕西金融作协也有多位作家,连续出版了小说、诗集等有影响力的作品,如杜崇斌的《大儒张载》、高歌的《消失的身份》,《消失的身份》也获得了中国作家网络小说重点扶持项目,这些荣誉,在短时间内同时出现在金融行业,充分证明了金融作家的实力,也说明陕西金融作家是“文学陕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方向网:金融作家给文学大家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您觉得在工作与创作历程中,有什么精神是您应该一直坚持下去的呢?

 杨  军:在行业中,首先干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要有更多的生活,这样才会给我们的作品注入更多的活力。我的钱币三部曲小说,第二部《帝国钱局》,是以宋代为背景,讲述的是在四川出现的人类最早的纸币“交子”的故事。在我的创作之路上,坚持,坚守,坚韧,这三点必不可少,坚持表现为始终不渝的追求,坚守就是对目标的信心,坚韧就是克服重重困难达到目标。

 方向网:人的一生总该有所坚持,坚持自己的方向往下走,成功总会在眼前。

 杨  军:最后,我想用陈忠实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今天的结束语:“商海沉浮,文学不死,四海之内,必有同道。”这句话也是我的座右铭,希望与同仁们共勉。谢谢。

 方向网:今天的专访到这里就要结束了,祝愿杨老师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收获更多,也希望所有有梦想,有方向的人都能获得成功。谢谢杨老师,谢谢大家,新丝路,新方向。下期节目我们不见不散。

 杨军,笔名黑马。作家、诗人、影视编剧。陕西金融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签约作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会理事。出版文学作品:长篇小说《女客户经理》《大汉钱潮》《埙娃传奇之神奇魔怪》,散文《魂系城墙》,诗集《爱过的感觉》《雨夜听风》《情感荒原》等。编剧拍摄的电影有《上海女人在西北》《危情倒计时》《咱们的娘家人》《等你回来,我已长大》等;发表电影文学剧本6部;编剧的电视片《长河落日》《夏娃有约》《腾飞的翅膀》《大钱币》《为了明天》等。

     组图:金融作家杨军:文学陕军的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