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绍群:“没有文化”与“文化人”管窥(外一篇)
2016-06-29 | 作者:甘绍群(湖北)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时下,“没文化”是个损人而又十分流行的时髦词儿。它不单指见识浅陋、穿着俗气、谈吐粗痞、举止无礼……。它的精妙之处在于:用它的时候,不必理会对象的文凭几何、地位贵贱,只要他的言行与“没文化”粘上边,照样可以说成“没文化”。

那些或是某些原因,或是“笑人无,恨人有”的所谓“有文化人”,常常用“没文化”来抨击某人。据笔者观察,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往往一笑置之、依然故我,甚至嘲笑“文化人”清高、不入流,好像“没文化”可以与大伙为伍,而以其特立独行为荣;有的人却十分在意,似乎蒙受奇耻大辱,非得理论一番,讨个说法。

人都有喜欢和不喜欢某些事物,或者个别人的某些不端行为的理由与权利,也有评论的自由。然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时代大潮中,把“没文化”的帽子丢到“爪哇国”,以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为目标应当成为我们的不懈追求。

“文化人”就是人们公认的比较有文化的人。文化的根本意义不是文字化,而是教化。也就是说,你通过读书、通过阅历,通过一系列的人生历练,改变无知,丰富知识、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以提高文明素养。简言之,文化就是积淀而产生的修养。所以说,文凭只是文化的一个表象,口若悬河、金字招牌众多、名气如何响亮……,并不意味着就有文化。这个世界上,有知识而没有文化的不少,有文化而缺少知识的大有人在。是不是“文化人”,当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易.贲》中曰:“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文”与“化”,分别指的是“人文”这一实体及其“化成天下”,当然也包括“化人”或“人的自化”,只是“化人”其实是“人文”在“化成天下”过程中的自我提升。

以文化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在关注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同时,还应强调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增强为本。“文化”怎样理解?学者众说纷纭,比较集中的标准有四: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余秋雨先生在其新著《何谓文化》中写到:“我们今天理解中国文化太注重文化的部门职能、外在形式、积累层面、作品组成、片断享有,而不重视文化的全民性质、精神价值、引导作用、人格构成、集体积淀。”这种观点很中肯。由此看来,我们理解“文化”不能只盯住“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这也是一种“见物不见人”),而要正视“对象化的世界”对增强“人的本质力量”的意义,要探索增强并且是全面增强人的本质力量的方法与路径,确立做一个“文化人”的标杆。

“文化人”首先无疑是勤于学习、知识丰富之人。对于一名合格的员工如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更是如此。做“文化人”,又不是深潜于书斋,仅仅谋求对知识学问的占有,更不是偏面追求高学历。而是着眼于提升履职的综合素质,将学习转化为每个员工尽职、务实、创新的能力,转化为做人为人的修养、品位与品格,恪守岗位的规范,情趣高尚的德行。

做“文化人”,是面向时代变化,实现自我更新的现实要求,也是回应农发行深植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一流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期待,构建学习型银行、造就一大批学习型员工的必然途径。这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事业责任和不竭动力。

把做“文化人”作为我们的目标和追求,说到底,是籍以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从中获得坚毅的品格和能力。学习是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升华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抵御不良风气的清醒剂、防腐剂、清心剂,是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增强文化自觉与道德自觉的行为准则。

文化是人类前行的灯塔。好学才能上进。古人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不仅好书可以迁化人,好人更能影响人。古代尝用“仁义”化人。“仁者,人也”,做人就要有个人样;“义者,宜也”,做事必须做“应该”做的。所谓文化与文明,就是文化“化”的结果。一个人的文化与文明程度的提升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却是一个单位乃至一个行业员工素质和觉悟的整体提高,从而营造“小气候”、辐射“大环境”。正所谓:“乡人化其风,薰如兰在林。”

我们矢志努力做一个“文化人”若何?!

缘何懒得动笔

“勤”的对应词“懒”,时下在不少人那儿找到了同盟军。懒得说话、懒得做饭、懒得洗衣、懒得打扫、懒得走路……“懒”似乎亦成为一种“文化”。其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懒得”之一是――懒得动笔。

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写信是何种滋味,甚至连信的行文格式都已淡忘,遑论动笔撰写文章。有了互联网、搜索引擎、智能手机,干吗还要劳神动笔?鼠标轻轻一点、弹指一挥间,指头摁下,复制、粘贴,轻松搞怗;由着性子“灌水”,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次单位组织合规文化演讲比赛,主办者找我协助对文字把把关,粗略看过一遍,结果半数以上开头、结尾,以及引用名人名言多有雷同,没有激情和真情实感的文字,何以让听众与演讲者感动?这显然是网上“杰作”的孪生兄弟。与小青年交流,有的还说:“别老土啦,天下文章一大抄,信息时代这就很酷、很管用了,谁还费力动笔呢?”此事引起我观察的兴趣,以后开始明白,这原来也是当今社会的一桩“时髦”,有点写作爱好的人似乎还变得不大入流。

以往的年轻人从孩提、学生一路走过来,一般是有个小本子的,在上面记些心得体会、抄些范文佳句。青春就这样奔放,生活就这样充实,文采就这样磨练。都是,这样的小本子似乎是淡出人们的视线了。因为,懒得动笔成为通行的习惯,懒得做各种小事和传统事的人凑在一起,谁还有兴致提起动笔这些想都懒得想的事?

 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笔,而人类最富于创造性的劳动之一是用笔书写。一笔一画之间,伴随着心灵之律动,思维火焰之燃烧。哲人说:“用笔是脑之体操”,是毫不过分的。而笔之所运,与智所增,其正能量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深知其奥的人,很多都是学有所成、行有所成的人。

2013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载的黄永玉老先生《听赵本山郭德纲对侃》一文,谈到其没有机会受到正常的高等教育。文中写到,“球王贝利,人们庆祝他入球一千的会上,他说:‘一个入门球刹那的偶然,是十万个勤学苦练的必然堆起来的’”。这正是年逾九秩的黄老不懈笔耕的真实写照。

据采访过黄永玉的作家描写,先生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画坛、艺坛独树一帜,真正是学贯中西的大师、大家。传世佳作的功夫,离不开笔头的历练。黄先生的传奇故事,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在运笔行文、作画的过程中,记忆随笔划而加深,理解伴运笔而升华。可以想见,黄先生众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画作、隽永深邃的美文、美艳绝伦的雕塑……,也就是在笔行如飞的过程中酝酿成熟的。

懒得动笔之人,懒在手上,缘在心里。时下,人们提笔即忘老祖宗传下来的汉字如何书写;对网络公开买卖论文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拿来主义”盛行,“快餐文化”被人视为圭臬;抄袭大行其道,原创成为稀罕物品。长此以往,何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何以提升国人文明素质?

一个有文化的人,用什么方式运笔可以不拘,但是,如同庖丁,生来必得解牛,这解牛之刀,就是手中之笔。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有情趣的人,须知“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当孤独寂寞时,写作可以增添乐趣;当思绪紊乱时,写作能使头脑清晰;当思想懒惰时,写作能促进思考;当好学上进时,写作能增长才干;当工作需要时,写作可以扩大影响。一个满脑子知识、思想丰富的人,虽然可以滔滔不绝地演讲,但若要准确深刻地表达思想,却唯有动笔思考、精心写作才能做到。

动笔之趣,存乎一心。不要以为只有文化水平高的人才能写作。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做出来的;满篇文字与其说是用词句组成,不如说是用思想凝就。正因为如此,一个经历广泛、经验丰富、富有思想的人,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就可以动笔写作。而且,他们写的东西,往往少空谈、多务实;词句虽然不华丽,但内容很充实。如能坚持写作,往往会出成果,为人所注目。

养成动笔作文的良好习惯,亦是学会做人的必修课。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这不仅体现在作文的一字一句中,也体现在做人的一言一行中。


                                                        [责任编辑:云鹤]


甘绍群,供职于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