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莲:幸福的回味
2016-06-13 | 作者:李桂莲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我是一个特别爱怀旧的人。尤其是对孩提时代的过往,每每想起恍如昨日,我的心情便不能平静,而最难忘的又最美好的是妈妈给我幼年留下的印记。

记得妈妈还十分年轻的时候,是不大出远门的。原因很简单,她放心不下年龄幼的儿女。偶然也会有列外。一次,妈妈带着最小的妹妹去探望在异地工作的爸爸了,家里剩下我和哥哥、弟弟三个人。自打我记事起,这好像是她头一次出远门。尽管妈妈只走了半个月,但是对于我们三个孩子来说,却是度日如年。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哥哥是家长,他管着我和弟弟的吃喝拉撒。虽然哥哥当时也只是个孩子,但是他自小就特别懂事,管起家来是有模有样。那个年代物质极为贫乏,能填饱肚子的家庭不多。也许受妈妈的熏陶,哥哥学会了省吃俭用。他每次做饭,要给锅里添很多水,烧开后再搅进少量的面粉。由于僧多米少,机灵的弟弟每次都会拿着大唐瓷碗盛上一大碗。弟弟的一大碗过后,锅里差不多就剩下汤了。有长者风范的哥哥,从来不争不抢。而那时的我,虽有满腹的不满,却也只能委曲求全。因为我内向且胆小,况且妈妈一直教导,女孩子要学会照顾家人,凡事要让着弟妹。所以,即使妈妈不在家,我也是循规蹈矩,不敢胆大妄为。于是,吃不饱的我,天天跑到村口,只盼着妈妈能早点回来。起码有娘在,我能吃饱饭。终于有一天,妈妈的身影出现在村口的转弯处,我们几个孩子欢呼雀跃,前呼后拥,将她迎进了家。她一进门,就拿出糖果分发给我们三个。我们几个孩子高兴极了,在那个年代,能吃上糖果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

后来,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县城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由于学校离家较远,我不得不住校,一般要过一二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当时交通不便,从学校步行回家要翻好几座山,早上7点出发到下午5点多才能到。住校的那段日子,由于学习任务重,学校条件差,一日三餐大都是玉米面糊糊,正在长身体的我常常因为饥饿而思想抛锚,我人虽坐在教室,但是思绪却早已飞回了家,妈妈蒸的包子、烙的锅盔馍馍,还有腊肉大米饭,……,香喷喷的,满脑子尽是佳肴美味。妈妈无意间得知情况,以后只要我回到家,妈妈就会做很多好吃的,走的时候再背上给我准备的干粮。尽管当时的校门外就有卖吃的小摊小贩,但是与那些家境贫寒的同学相比,我总感觉自己能上高中读书实属幸运,岂敢奢侈破费?饿饿肚子有何妨?而今想想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无邪,挨饥忍饿也要闹革命。正因为如此,我格外地思念妈妈。一天,忽然喜从天降,妈妈竟然远道来看我了。原来妈妈是被乡政府选为“三八红旗手”,专程到县城来领奖的。开完会后,妈妈特意领我去县城的餐馆解了馋,还到百货商店给我买了一件花衬衫,一块手表。母亲的关爱,如汩汩甘泉,让我回味了很久很久。

人常说,有妈就有家。我是一个十分恋家的人,即便是工作了很多年,依然恋家。这份情愫是源自血浓于水,来自我心底对妈妈剪不断的情感依赖。尤其是在外受到委屈的时候。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家教严,我是不会吵架骂人的。那个时候,女孩子之间闹矛盾,常以吵架骂人为武器。邻居家的小女孩子,与我在同一班级读书,她常常会捉弄胆小的我。一次,她故意在放学的路上找茬骂我,我茫然不知所措,急得直哭。一位好心的邻居急忙将事情告知了妈妈。妈妈匆匆赶来将我接回了家。原以为妈妈会教训那个同学,不料妈妈却笑呵呵地对我说,“小孩家,骂几句算个啥,你把学习搞好,看谁还敢欺负你?”听了妈妈的话,我才发觉我的妈妈与别人的妈妈不大一样,她只会教孩子要懂规矩,讲礼貌,待人要宽厚,更要懂得上进自强。自此以后,我便不在乎同学间的嬉戏捉弄了,而是把所有心思用在了学习上。

其实,妈妈对子女的教育,历来信奉的是中国传统式的身传言教。最令我难忘的是一次,正在异地求学的我碰巧放假在家。那天一大早,我帮妈妈就在镇上的集市摆好摊位,未料隔壁邻居为抢占位置,将妈妈的摊位挪到了一边。我见妈妈势单力薄,受人欺负,心有不平,几次想找邻居论理。妈妈告诫我,人生在世要以和为贵,遇事要忍让,小孩子不可掺和大人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我的妈妈。即便是自己受屈辱,还不忘教导子女要懂做人之道、立身之本。

日月如梭,在妈妈的呵护和期盼中,我们兄弟姊妹四个不知不觉地长大了,顺利完成了学业,先后参加了工作了。由于离家远了,我回家次数越来越少了。然而,妈妈出现在我梦里的时候却越来越多了。

有人说,妈妈是海,因为海可以容纳百川;也有人说,妈妈是太阳,因为阳光温暖无比;而我要说, 妈妈是一本厚厚的书,慢慢地翻阅,细细地回味,淡淡的书香,沁人心脾而又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云鹤]


作者简介】李桂莲,建行西安兴庆路支行员工,陕西金融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