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伟:难忘的两次高考经历
2016-06-06 | 作者:王周伟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十年寒窗苦,一朝定命运。高考就像一根敏感的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之于我,两次高考的经历就像脱缰的野马,跑过往事的草原,留下感想的蹄印。于是“复提笔,行文以记之”。     ——题记

当下的时间就像一把镰刀,在夏日的田野上收割着莘莘学子的美好年华;那落地的麦穗,总有一束承载着过往的青葱岁月。又是一年高考来临,作为在农村长大的80后,两次高考的经历总是萦绕眼前,挥之不去。回想起高考前后的事来,还是思绪万千,依旧刻骨铭心,尤其对于复读过的我,真可谓感想颇多。

我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高中时候也严重偏科,对于语文甚是偏爱,几乎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消耗其中,但对于当时厌烦的英语,每次周考我都是应付了事,甚至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抓阄决定,可见水平有如此之高。没有逃避,也不会掩饰,因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我当时对自己的要求定在了上二本分数线就足矣。2004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高考。由于当时父母长年出门在外,我没能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享受到什么补脑液、氨基酸、进补食谱以及陪读伴读等待遇,只是独自一个人一味倔强的摸索着,甚至身旁连一句鼓励安慰的话语都不曾有过,所以只能自己给自己打气壮胆。那年高考的第一天,天气出奇的闷,让人很不舒服,之前就已听老师说过,最近几年高考都是狂风骤雨。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让我本来平复的心又起了涟漪,徒增了些许惶恐。已然记不清那天一个人走到考场用了多久,但脑海里不曾散去的是那天考场门口,黑压压一片全是家长和考生,我费了很大工夫才从人群中挤进考场,不一会就听见那熟悉的铃声响起,一下子感觉全身的神经都绷紧了,然后就是机械地配合监考老师检查证件等。待试卷分发后,我便开始像往常一样认真答题,考场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和纸交谈的“沙沙”声。

出了考场遇到一个一个同学,彼此不断地谈着考试的题目,或悲或喜,隐隐约约中有着各种无法预知的变测,我没有多说什么,随意的听着他们的谈论,没有什么感觉。当被问起考得怎样时,我不假思索、敷衍了事的回答到“还可以”,这不是我的虚伪,只是我真的有些麻木,也有着一种逃离苦海遇到光明的惊喜,不愿再忆起前一秒的事情来,因为就当下而言,真的过去了。许多期盼,我不是不懂;许多叮咛,我也能够体会。但是,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如野马般肆意驰骋的心绪,我总是无数次地明知故犯。

就这样迷迷糊糊且略带紧张地考完了两天试,之后就是漫长而焦急的等待。然而,分数知晓的那天,第一次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身处当时学校最好的文科班,考出了最让人诧异的成绩。当时全班七十多人,有六十多人上了二本线,且大部分超过了当年一本录取分数线,而我当时的成绩差二本线二十余分,这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掉的。当时的感觉不是失恋的痛,不似生病的苦,倒更像是绝望。可我没有过多的纠结在问题和原因出现在哪里,只是突然感觉身上背负的大山不见了,有种自由解放的感觉。考完了,终于考完了;解脱了,终于解脱了。至于结果,已经无管紧要,毕竟试卷的分数是无法左右的。于是,放假后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每天就是看电视、打游戏,喝酒聊天等等,却再也不愿拿起书本翻看一眼,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混着日子。

或许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选择,同样也有属于每个阶段的烦恼吧!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本以为随便报一所大学上就完事了,可天不遂人愿,最终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建议下和亲戚朋友的关心、说服下,怀着对父母的愧疚,我选择了复读。当时,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复读的那年适逢教育局启用了新的教材,与之前我所用所学的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上课的时候经常要和同桌一起合用学习教材,出现这种情况或大或小的影响了我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复读那年,时间真的很难熬,每天有做不完的试卷,看不完的辅导书,还有更让人郁闷的无限压力。我几乎将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了脑后,一头扎进了书堆。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晚上12点左右才睡觉;每天奔走于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每天都在强迫自己,绝对不能有偷懒的欲望;每天都是迎着晨曦,顶着夜幕,几乎没有正眼瞧过温暖的太阳;每天都在书山题海里摸爬滚打,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却在努力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放弃;每天都在憧憬着美丽的大学,却不知是否会实现自己的梦想?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很辛苦却让后来的我深深怀念。

2005年初夏时节,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迎接人生的第二次高考。为帮助我更好地参加考试,母亲特意请假回家陪我,每天忙忙碌碌地照顾我。高考的第一天,吃过早餐后,母亲再次为我检查了准考证等物品,由于下雨,我害怕迟到,便匆匆忙忙地赶赴考场,学校外还是和往年一样的拥挤,无数的家长在雨中的坚持是那么的令人感动,不经意间我总能看见他们不停的来回踱步,看上去心事重重,总是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可细致思索,这景象透漏着一种亲情里的关怀和担忧,浅显,粗糙,但真挚。有了第一次的高考经历,第二次参加高考的我显得比较心平气和、轻松自然,因为有了经验,所以能够坦然面对。当把最后一份试卷交给监考老师的瞬间,太多的泪水,无言的欢笑,痛苦时的无助……五味杂陈瞬间迸发,一切的一切终于有个了结。

高考结束那天,我和几个学习好的同学一夜没睡对着答案算着分数。我也默默地许下心愿,希望通过考上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给父母亲长长脸,使他们以后在人前说起话来有底气,毕竟第一次高考失利比较丢人,这是既朴素又现实的选择。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我把厚厚的一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翻过来翻过去,方案制定一个再否定一个,然后再重新排列志愿的先后顺序。因为当时填报志愿不像现在这般合理,等分数出来以后再仔细琢磨,那时候全靠估分填写志愿。加之,旁边也没有人给我指点迷津,所以就依着自己随意的心填报了一些学校。然而,结局似乎早就有了定论,且具有了诙谐幽默的色彩,最终我被省外的一所大学录取,而且学的专业还是自己一直偏好的,当然,这是后话。

对现在的我而言,参加高考的经历虽说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每每与朋友谈起或想起那个年月,多少的记忆还在眼前荡漾,多少的感慨与回忆在泪中打转,真可谓激动和失落交汇,感激和感动共生。然而,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是深藏,是埋葬,还是记忆……。现实生活早就把自己磨掉了棱角,也没有了那时候的激情和活力。现在的我总是不禁的问自己,有多久没有为了实现目标那么执着努力了。漫漫人生路上,各种考试总让我应接不暇,过程早已显得那般苍白无力,更多的是封存记忆,看淡成败,华丽转身,朝着更远更精彩的道路走下去。因为我懂得了,美丽的风景不是用试卷累积的,而是用双手努力创造的,只有珍惜韶华,不懈地追求,梦想才能实现;因为我见证了,经历了,既充满了没有尽情挥洒的遗憾,也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惆怅,当然更有勇往直前的魄力和勇气;因为我相信了,有了那些遍洒着汗水、温暖、奋斗的拼搏,才有下一次冲动去创造另外一段传奇。

我只想说,高考的榜上榜下,并不能注定什么,人生就像荡秋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腾空而起的那一刻。

[责任编辑:云鹤]


作者简介:王周伟,男,汉族,1984年生,毕业于河北邯郸大学文秘专业,先后从事过多种行业:下过地、打过工、进过煤企、待过机关、长期工作在基层,业余爱好广泛:读书写作、结朋交友、舞文弄墨等等。长期好文,不拘章法,多点涉猎,新闻、公文、散文、诗歌等兼容并蓄,曾在《中国农村金融》、《金融博览》、《中华合作时报》、《陕西工人报》、《陕西农村报》、《陕西内保》、《各界导报》、《延安日报》、《铜川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及主流媒体上发表通讯、散文、诗歌等作品千余篇,并多次在系统内征文中获奖,系陕西金融作家协会、陕西省金融学会会员,现供职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