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国:文武圣地西安城
2016-05-19 | 作者:田建国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古都西安四方城中,绿瓦琉璃、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金碧辉煌的钟楼和鼓楼,如一对孪生兄弟,毗邻相望、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过去有句民谚说:“西安有个钟鼓楼,半截插在云里头。”登上钟鼓楼,视野开阔,极目眺望,古城闹市尽收眼底,秦川景色依稀可见。鼓楼南侧,悬挂有“文武盛地”蓝底金字匾额,据市档案馆专家赵勇依据馆藏档案考证,应为“巡抚都御史重庆赵可怀题”;鼓楼北侧,笔力挺拔的“声闻于天”的匾额,应是当时稳坐京城的文治武功堪称世界一流的头号公务员乾隆皇帝屈尊御笔赐书。这一考证结果,曾披露于2004年1月13日的西安日报。据说,挂牌“文武盛地”之城廓,惟有古都西安。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皇都。不管是“文武盛地”,还是“文武圣地”,其意相近。换句老百姓的话来解读,从古至今,蕴含博大的西安,都是“文武双全”的圣地。驻足鼓楼下,仰视“文武盛地”四个字大如斗、金光闪耀的大字,甚觉气势磅礴,大有君临天下之感。这就是无与伦比的古都底蕴,是到处都可体味的古风神韵。写到此处省略八十万字,不再赘述,你自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不过你可不要揣着糊涂装明白,古都非古城。古城有很多,然而古都却没有多少。扳着十一个脚指头数数看,世界上有哪座古城,能胜过“文武圣地”、“声闻于天”下的十三朝古都西安?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它的标志性建筑是明城墙与钟鼓楼和大雁塔。如果说,晨钟暮鼓的钟鼓楼、闻名遐迩的大小雁塔、石质书库的碑林和唐诗汉赋等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作为西安“文”的见证,那么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垣明城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金戈铁马威震寰宇的汉唐雄风等等,则是西安“武”的象征。当然,能够作为西安“文武圣地”之象征之见证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人物多之又多,你就是放开三峡水库的大闸门让我往外倒,我也倒不出个子丑寅卯,所以此处再省略八十万字,谅我不能一一赘述,领会精神吧!皆因我既不是历史学家,也非考古人士,只是一个“小隐隐于家”的“家属院院士”之故也。

 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子民,也是地地道道的皇城根人。秦腔就是古时中国的国戏即“京剧”,西安话就是古代中国的国语即“普通话”。西安的男人是兵马俑,孔武而有力;西安的女人是唐三彩,文气兼霸气。这大概就是“文武圣地”西安的悠久历史造就的正版杰作。

 蛰居在充满魅力和诱惑的西安城已四十个年头,其间,我曾带领或陪伴过许多来西安出差或旅游的外地人。这些天南地北、语音各异的外地客,走今转古,重返秦皇汉武;从文至武,对比唐宗宋祖。他们最深刻的感受和共同的感叹是:西安太有文化了!在这里挖出的是文物,抚摸的是历史,观一城犹睹百座城邑,走一城尽览历史长河,文化底蕴比黄土高原的黄土层还厚重!我说是也,西安的文化底蕴最起码比西安的城墙拐角要厚,你只到城墙根溜达一圈,“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内涵,就略见一斑。我又问,你们感觉西安人怎么样?他们说,憨厚实在的西安人生、冷、蹭、倔的独特性格特征,体现的是西安人的豪爽义气,浑身透出的气质和一身的骨头架子,就像是那驰骋疆场的骠骑大将和镇守边关的威武将军的遗传……

 岁月不老,历史如歌。世界名都,王者风范,活力四射,容古纳今的“文武圣地”西安之风韵,迷倒天下有情人;“声闻于天”的古都文明,醉倒天下众英雄。西安,是一块印满历史辙痕的土地,是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土地,是一个被神话传说美丽着的帝都,是一个被历史文化浸染的城市,是一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城池,是一座让世界为之倾倒的圣地。

 陕西有家以“文武圣地”为名称的文化传播公司,大概就是深受西安这座帝王之都、古老之城五千年文化的润养,怀着对古城的敬仰与挚爱和感恩之情,努力为挖掘、传承和弘扬西安历史文化的神韵,倾心为社会尽绵薄之力的众多西安“古都迷”中的一个代表。

 几年前网言网语、街谈巷议,说是“废都”西安和六朝古都南京等几个大城市,会像陪都重庆一样,有望升格为直辖市。这一非官方消息盛传一时。此消息虽属媒体误读,但我相信有识之士都会觉得,“文武盛地,声闻于天”下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古老与现代的交织,神秘与魅力的展现,历史与现代的辉煌,是最有资历也最有资格“升辖”的,“直辖”最有利于当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

 夏日的夜晚,这座美丽古都的钟鼓楼、大雁塔和厚重的城墙、高大的城门,在霓虹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威严神秘,其中所包含和代表的“文武圣地”之广博内容与精神实质,难以言尽。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北京就是树冠,西安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西安,这座历史名城,千年维系着华夏儿女的根,万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魂。


                                                        [责任编辑:云鹤]


作者简介田建国,笔名:浩歌,秦晋子。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理事,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陕菜网专栏作家。出版有散文、小说、诗歌集8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