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2:一罐茶叶
2022-11-21 | 作者:白西胜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陕西金融系统2022年“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二等奖

一罐茶叶(散文)

作者/白西胜

以纪委书记的身份来安康工作已有半年时间了,说实话还真有点不适应。单就语言来说,我的家乡地处关中和陕北交界,汉子们个个粗犷豁达,说话直来直去,鼻音浓重,只要一张口,就是“八百里尘土飞扬”,对方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你是陕西的!”而陕南人性格细腻委婉,说话也轻柔,且多带川腔,少有秦声,日常交流要仔细听、细细品,才能咂出味来。

安康地处秦巴腹地,汉水横贯东西,与川、鄂、渝交接,是陕西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主产区。20204月,习总书记回陕考察期间,就来到了安康平利,在蒋家坪村,他对当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工作表示肯定,同时寄语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作为国有银行,我们更是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将服务三农与乡村振兴工作充分融合,积极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思想。
    俗话说入乡随俗,来到安康后,自己也慢慢养成了喝茶的习惯。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水冲茶。几个月下来,用量也在慢慢增加,由开始的十来根,到现在的一小撮。说来也神奇,自打喝上茶,脸上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多项指标也逐渐好转。有次到基层去调研,碰到邮电局时期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事,还不停问我“你咋越活越年轻了,吃啥灵丹妙药啦?”我开玩笑说,吃的就是你们“紫阳叶子”呀!
    异地生活的艰辛,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加之近几年时断时续的疫情,更是给“异地居”带来诸多不便,不仅周末回不了家,有时连节假日也受到影响。去年国庆节后来到安康,一直到春节才回了趟家;今年又因一波三折的疫情,不是出不了安康,就是进不了故乡,总有一个地方卡着你,阻断了回家的路。幸亏现在媒体发达,可以逾越时空与家人视频,我经常开玩笑地说,要不然就被家属“扫地出门”啦。
    打小就听说“陕青”和“花茶”,自认为给“陕青”里放点茉莉花就成了“花茶”,也一直想啥时有机会亲眼目睹一下茶叶的生长、采摘和加工制作过程。于是,在清明前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报了“一日游”,悄悄去了紫阳。路上,大巴车一直循环播放着与茶叶有关的广告,同行的几个有的呼呼地补觉,有的带着耳机刷抖音,而我却一路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地认真观看,借此刚好了解一下有关茶叶的基本常识。原来“陕青”为绿茶,采摘后杀青、揉捻、干燥即得。经阳光晒干者称“晒青”,用火烘干者称“烘青”,用火炒干者称“炒青”,通称“陕青茶”。过去手工揉茶比较辛苦,必须手上有劲,才能揉出茶叶的青汁,刚炒的茶叶还很烫手,通常一季下来,手都被染成了黑色,现在大多都用机器来加工,省事多了。
    中午到达焕古镇茶园参观时,偶遇我们紫阳县支行的信贷客户经理,他们正在做茶叶贷的现场调查,于是我被从“一日游”队伍里请了出来,加入到了现场调查的行列,与信贷客户经理一起,全程参观了茶厂,目睹了茶叶的制作流程,进一步清楚了茶叶的分类,了解到不同阶段、不同品相茶叶的成本、出茶率等。应该说此次观摩真是不虚此行,让我收获匪浅。
    从茶厂出来后,我被前呼后拥到了一个农家乐,几个当地小菜、一壶农家自酿粮食酒很快上桌。几杯酒下肚,我就开始晕晕沉沉。由于不胜酒力,就先离场休息了,至于怎么回的安康、怎么上的楼、怎么进的门,完全记不清楚了,只隐约记得下车时,信贷客户经理好像塞给我一罐茶叶。
    回到房间后,我倒头就睡。再醒时已快零晨十二点了,感到非常口渴,在等待水开的过程,看到了茶几上放着一罐茶叶,于是便用手机扫了扫罐体上的条型码,建议售价惊得我几乎从沙发上跳起来,才125克呀,我的个乖乖!再仔细一看,罐体包装上写着“安康紫阳·明前茶”,于是我睡意全无……
    第二天是周一,开完周例会后,我立即带着信贷部和纪委办人员直奔紫阳县支行。在跟班作业之后,特意参加了支行的夕会。按照我的建议,夕会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银行业保险业清廉从业规范、零售信贷从业人员行为禁令、党员廉洁自律规范三项学习内容,而且我明确要求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很快,会议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有人开始交头接耳,有人开始手机百度……但随着我“咱们今天暂时不就学习内容进行研讨和交流”的话音刚一落地,就见大家长长地舒了口气。
    会议结束时,我从包里掏出了那罐茶叶,放到了会议桌上,环顾与会人员,有人低下了头,有人红了脸……

【作者简介】

白西胜,男,就职于中国邮政邮储银行安康市分行。

[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