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三景”
2022-02-27 | 作者:余佑学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壮美黄山,是高天厚土对人类的馈赠。

从古至今,歌咏黄山的诗词文章,浩如烟海,精彩纷呈。

读了李白、徐霞客、徐迟等众多名家大腕的文章,就让人对黄山产生了浓烈地向往和旷日持久的仰慕之情……

直到今年春夏之交,才有幸游览黄山,牵念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

风景--无与伦比

天下唯美,醉在黄山。黄山是全球唯一集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地质公园三项顶级桂冠于一身的名山。千峰叠翠,层次丰富,雄奇飘逸,风光旖旎的黄山在皖南黟县山脉矗立万年。

松枝向阳年年长,花木逢春岁岁新。登山途中,长在岩石上的黄山松非常特别,所有的树枝都是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正好与攀爬的人们撞个满怀。嘿嘿,就连不会言语的松树都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欢迎大家的到来。

松树点头笑。黄山奇松,比比皆是,最有名的当数迎客松。他举止淡定从容,神态优雅大方,是千千万棵黄山松中的瑰宝,他不仅是黄山的地理性标志,也是中华礼仪之邦的象征,还是世界和平友好的媒介。

黄山松能够在没有多少土壤的岩石上、石缝中长成参天大树,源自它的根系非常发达,能扎破坚硬的岩石,靠吸收石头中的磷元素顽强生长,还源于黄山湿润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据考证,黄山每年的雨雾天气都在250天左右,不仅云雾缭绕,而且空气中的水分子氧离子非常丰富,有益于黄山松的成活、成长。

黄山不老,树常青。盼客松,卧龙松,送客松,蓬勃蓊郁,松涛成浪,婆娑起舞。狮子峰前,一石猴极目远望,静观人间烟火阅览田园风光,名号猴子望太平,祈盼人间安康。

怪石成了“精”。 黄山怪石枚不胜举,光怪陆离自然天成,千姿百态形神兼备,任君切换思索会悟。摩崖石刻大好河山在一片山峡处据守,名的玉屏卧佛就在玉屏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这与八达岭“不到长城非好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怪石嶙峋处雕琢款旷世奇作,真乃鬼斧神工

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并称黄山三大主峰。天都峰古称群仙,意为天上都会。雄伟险峻,气势磅礴,在黄山众峰中最为险峻。由于游人太多,加之晌午时分,阳光灼热难耐,我放弃了攀爬天都峰,直接从一线天”处登上光明顶。

光明顶熠熠生辉,人人向往的光明和幸福,在这里都可以纵情畅想、规划、实践。

山高人为峰。“爬上一线天,身体不一般”,这里的道狭窄、陡峭、需手脚并用,方可向上攀登。人人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也是“秀色可餐、值得付出!”。

来到光明顶,黄山最精华的部分基本上都可以游览到。由于是晴空万里,天空白云飘逸,阳光下黄山感觉就是非常真实干净,透明清澈,没有云雾缭绕,没有虚幻缥缈,没有云海苍茫唯有峻峭的山体、挺拔的松柏和多彩多姿的怪石以及爬满山坡的游人。

在艳阳高照的天气里畅游黄山,比“雾会黄山”要好很多,导游说这也是需要运气的。孔雀开屏 龟兔赛跑惟妙惟肖。黄山飞来石,天外来客是千万年的等候,也是千万年的不离不弃

阳光正好,风声悠悠,人声沸沸。黄山终年累月不避寒暑,把自己最好醉美的一面呈现给千千万万的游客。他以山的厚重,山的胸怀,山的温情,陪伴人们走过沧桑时空,穿越华夏文明。

黄山美景,美在一松、一石,美在千沟万壑,还有那蔚蓝的天空以及知名不知名的山花烂漫等等风物,他们在我大脑里不停地交叉切换,如电影蒙太奇一般演绎,时而黄山如同雍容华贵的少妇,韵味妖娆,妙不能言。时而又觉得黄山英俊伟岸,挺拔的慷慨,调皮的可爱,既内敛正直,又眉飞色舞,如同刚出社会的青年,朝气灵动,摇曵情萌。

文景--璀灿寰宇

黄山文化,历久弥新。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鲜有不至,名篇佳作荟萃、珍留传世辉映。

文坛群星,大家风范的美文,让人们读出了黄山的苍茫,黄山的清悠,黄山的独特,黄山的深沉。

有人读出了黄山的雄奇,有人读到了黄山的伟岸,还有人读到了黄山的别具风骚。

文坛泰斗郭沫若19645月游历黄山写下了《黄山之歌》和《游黄山》的壮丽诗篇:“我到黄山得二字、黄山即是一雄诗”,是诗人读山有胸怀;“黄山三日游、濡笔染淋漓”是诗人读山的灵感;“黄山真厚我、临别赠奇观”,是山对诗人的回报。

画坛大师刘海栗在96岁高龄时,完成了他“十上黄山”的壮举,留下了许多传世精品,他是一个爱山读山的痴情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有的名山大川都各有其灵,各有其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自然界也没有完全一样的风景名胜。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下,对山水的品读自然而然也是千差万别的。因为人们在喜山乐水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思想追求,还有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在里面。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杨万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等等诗句,给后来人留下极富咀嚼的品读资源。人们品水读山,实际上是在山的稳定和博大中,在水的恬静与奔腾里开阔视野、蕴集力量、增强心智。

黄山好看更耐读。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我的黄山情怀》一文,写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纵论古今,全面到位。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赞美黄山的精品之作,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有挚爱、有期望。

他在安徽工作多年,对黄山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自然、人文、徽商、民居、农村环境建设、黄山开发管理等等都有独到的见解,提炼出来的“黄山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他指出:黄山所在地孕育的徽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

感悟黄山松,读懂中国人。绵延华夏5000多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内忧外患的奋斗史、革命史和创新力。

多难兴邦,不管是与自然界恶劣环境、各种艰难困苦作抗争,还是外御强敌、争取独立自主发展生存环境,英勇顽强的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后退过。无论是近现代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时期,还是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亦或是现如今少数西方国家对我们的经济打压和军事恫吓,我们都始终保持坚强定力和勇敢作战精神。这种不屈不挠的热血文化和英雄气概不正如黄山奇松与石头作斗争吗?逐步强盛起来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吸取先进国家治国理政经验,吸收一切文化科学技术精髓,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不正如黄山奇松努力吸取阳光雨露吗!?

中华文化灿若星辰,名山秀水星罗棋布,历史文化自然遗产誉满华夏。人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建设好、传承好这些“丰富遗产”。继承中扬弃,吸收中甄别的黄山文化将在人类文化发展史的天空上,自信地流光溢彩。读懂自然,慢煮岁月,灿烂文景,值得期待。

人景--倍加呵护

黄山游人如织,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黄山上的两个人让我尤为尊重和敬意,一个是导游。

陪同我们走完全程的导游陈小姐,大学生一枚,毕业三年间,除了天气原因耽误以外,她每天都要带着南来北往的客人跑遍黄山的角角落落。

她对黄山景点的解说与把捏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讲话抑扬顿挫,富有磁力,介绍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脸上和颜悦色,不嫌麻烦,一脸的微笑,一肚子的学问,一幅乐天派的样子给游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每到一处,她都绘声绘色地向大家介绍奇松怪石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对当今生活的寓意,引导人们作深入的联想和真切的感悟,深化大家对景点的认同,对人生的思索。

她把黄山松讲得有趣极了,松树自然呈现的“一迎、一陪、一送”被她引伸为不期而遇的“一见钟情”、渴望已久的“纯洁拥抱”、恋恋不舍的“挥手再见”等等,还有那些“成精”的石头不仅会唱歌,会说话,也有期待,富有“人情味”的故事演绎,是她对导游工作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广大客人的负责与尊重。

她的敬业、专业,用情、用心,体现出她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反映出黄山风景区的管理水平。培养优秀的导游,做好做细旅游服务,应该永远在路上,需要跟上补课的东西还很多。因为优质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小陈导游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你愿意做到最好,愿意坚持下去,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就会收获满满,就会成为别人眼里最美的风景。

另一个就是挑夫。每个人对黄山的观察理解不一样,有人说看到黄山“四绝”是荣幸之事,有人说吃到黄山美食是“口福”之缘,还有人说徜徉屯溪老街,有穿越之激情。可我觉得黄山“挑夫”们才是山上大写的人!

离开黄山数月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一群活动着的挑夫,他们是名符其实的“挑石上山人”。他们是这座山上的精灵,是劳动者、创造者、建设者。

攀登黄山,路遇“挑夫”,很多人都是擦肩而过,而我特别在意、心疼这样的人。因为在他们身上还有我的影子,他们是我的哥们兄弟。

他们喘着粗气从我身边走过,我闻道了他们身上的汗味和生活艰辛的滋味。他们肩挑沉甸甸的货物,有边走便吆喝卖矿泉水和饮料的,还有挑大米、蔬菜、水果、包装食品的。

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的,努力地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他们走着“之”字形路线,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几个台阶后,到了台阶的右侧,就转过了身子,每一次转身,扁担就换一次肩。

这样做是劳动人民生活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高效运用,一来可以站稳脚跟,缓解肩膀上的重压;二来可以稍事休息,不影响继续攀登。他们负重前进,却面带微笑,因为他们的双肩承载着家庭子女的期冀。

在阳光照耀下,他们的双肩黝黑发亮,肌肉饱满,坚实有力。那被扁担磨得满是老茧的臂膀,看上去是那么的宽厚雄健。那被压得弯曲的脊梁,看上去是那么的坚挺不拔……他们是黄山上流动的、震撼人心的风景画!

这山上的一梯一坎,一砖一瓦,一石一沙,一亭台一楼阁,都是劳工们一步一个脚印,一身汗水一脸泪水,一步一挪甚至于一爬一努地把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食品用具挑上山来的。这群挑石上山的人之所以流汗,是为了更多的游客的便利和不流汗,他们的艰苦卓绝是为了别人更好的生存和享受。

或许,他们当中好些人并不知道“境界”的含义,只是纯朴的为了生存而劳作,而奉献。他们把力气、把汗水洒落在黄山上,修建了亭台楼阁,修筑了通往山顶的登天之梯,可以这样说,比黄山还要美丽的风景就是这群“挑石上山”、建设黄山、守护黄山的劳动者。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劳动者。

人景是最为值得尊重和呵护的风景。以山水为镜,取自然之道。在人生长河中,知进退,辩高低,懂取舍。但行好事,无为而为,大道至简,回归本源。

人生如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神圣的山。雄奇博大的黄山时刻昭示着人们:面对信念,坚若磐石;面对艰险,永不退缩;面对挫折,奋力向上;面向未来,春暖花开。我听到了这是山的语言……


【作者简介】

余佑学,安康市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会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文联写作协会理事。现供职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先后在《人民军队报》、《甘肃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金融时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出版《宏观金融的安康实践》等文集。


[责任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