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舟:伟大的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作者:赵晓舟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 时间:2016-09-29 16:07

 【引言今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穿越岁月的峰头,撩开历史的云烟,今天,我们迎来了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此时此刻,重温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论断倍感意味深长:“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

 一、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82年前的1010日夜,一支8万余人的红色大军悄然从瑞金出发,从此踏上生命的远征。两年后,当九死一生的红军队伍在甘肃会宁紧紧拥抱时,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不朽的名字——长征。

 长征历时两年多,期间历尽艰险、荆棘载途,中国工农红军血战湘江遵义指航、四渡赤水、险过草地、登六盘山翻越雪山共穿越了中国14个省区,跨越了近百条江河,走过了30多个急流险滩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称之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经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红军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在2年时间里,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牺牲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即使如此,红军依然保持着日行军74华里的速度,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总数超过20万人的红军结束长征时,只剩下区区几万人。所以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的罕见奇迹。

 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共产党,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

 二、长征是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八十年来,红军长征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没有随着长征结束而熄灭,它一直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炽烈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发展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红军所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仅承担了那个时代历史转折中的重任,更用血肉之躯、用不朽的信念,塑造了精神上的灯塔,也为中华民族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军队、我们党和我们民族的今天与未来,从而成为人类历史上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这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经历了80年的时代变迁,长征那个时代虽然离人们已经渐行渐远,可是长征精神一直根植在人们的心中,经过记忆的磨砺,经过人们一遍又一遍心灵的打磨,反而越加清晰。时间过去越久,人们越会认识到那个时代,那种艰难困苦情况下所产生的长征精神的可贵。老一辈英勇而坚强的红军战士,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用意志的火焰,塑造了现代的钢铁侠骨,这种精神至今一直鼓舞着千秋万代的人们,并被无数的人争相传颂,随着科技的方便快捷,纪念的方式会有所改变,但是内心里的尊崇,深刻的认识和解读,一定会更加深刻。只要血液仍然从老一辈那里传续下来,只要人们还相信精神和信念的重要作用,人们就可以从长征精神中提取到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长征是一份难得的文化遗产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见证了中国革命由曲折走向胜利的过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的长征精神、长征文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多年来,许多国家的作家和记者对于史无前例的长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写出了一部部记述和歌颂中国长征的著作。早在上世纪30年代,埃德加·斯诺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第一个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上世纪80年代,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以独特的视角评价长征说,人类曾经有四大史诗,以色列走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征服西部,但是,它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是举世无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世界各地,有用各种文字出版的关于红军长征的著作。无论作者的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如何,无不认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精神的典范”。

 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文化遗产,长征文化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可以断言,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长征文化的热潮必将在全球兴起。由于长征的世界意义和国际影响,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长征文化的辐射作用是永不消逝的长征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长征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岁月如梭,逝者如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艰苦卓绝而又无比辉煌的长征,至今已过去了整整80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绝大多数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句,一直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奋斗向前。

 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是一支“得道多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以及中国人民前进的巨大动力,激励着所有中国人负重自强、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拼搏进取。从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从跨过新世纪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长征永远在路上,自强不息永远在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在路上。时代在变,条件在变,中华民族排除万难力争胜利的精神没有变。梦想需要不停步的追逐,希望要牢牢握在手中。今天我们继承长征精神,不忘前辈们的初心和奋斗初衷,就要继承他们为振兴中华和实现人类最美好理想而不惜奉献一切的精神。我们坚信,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不朽的长征精神将始终会激励着追逐梦想的人们。

 如今的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长征。这场新长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仍然需要长征精神、长征文化并从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引导人们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高地、培育良好道德风尚长征精神、长征文化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长征”路漫漫,仍需上下而求索。在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历程中,伟大的长征精神,历时光而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

 赵晓舟,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文化专业管理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企业文化合作组织专家委员。

{责任编辑: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