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出炉” 金融人从中“悟”出点什么?
2016-03-11 | 作者:张建忠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北京时间10月12日下午7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因其对“消费、贫穷和福利的分析”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有趣的是,安格斯·迪顿的主要成就,都和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几乎妥帖到量身打造,实在有意思。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8年诞生以来已经有46年历史,从1969年至2014年颁发的46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共有75位获奖者享此殊荣,却没有一位获奖者是中国人,为此我们深感惋惜。那么,作为一直从事经济工作的金融人群,应该从中 “悟”出一些什么呢?

银行贷款“两难”问题何时能解决?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月亮里的桂树——高不可攀。从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获奖的作品内容来看,他所研究的“消费、贫穷和福利的分析”是我们身边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关键是他研究的内容“接地气”,与民生密切相关。联想到我们金融行业,为了服务客户的需求,金融产品是量体裁衣、因人(企)定制,央行虽然通过降息、降准等调控措施,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但仍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有些中小银行更多的是考虑企业自身的效益和风险。众所周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入的重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中小银行信贷重点大多数则是县(市)以下的小微企业,而且这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都比较薄弱,一旦贷款出了风险,不但股份制银行的股东不同意,而且银监部门也要追责,一则银行的高管要接受诫勉谈话,二则银行的客户经理要丢饭碗,还要影响银行自身的监管评级;企业则说银行嫌穷爱富,不但门槛高,而且利息高,手续繁琐,没有抵押物拿不到贷款。因此,“银行贷款难、企业难贷款”的“两难”问题虽然从上到下喊了多年,但就是找不到一副很好的药方来彻底治疗这些“顽症”。笔者从事金融工作也已经近30年,在与同事、文友闲谈交流中,他们对这个问题也是百家争鸣、各执一词,但最终问题的焦点就是,小微企业贷款(贷款发放管理是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相关规定,信贷人员属于尽职免责)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出现风险后,谁来“买单”;中小银行能否与国有商业银行一样,拥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等等这些,都应该就是中国目前许许多多经济学家讨论和研究的普遍课题。如果把其确定为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课题,或许谁既能研究得透,又能运行得起来,做到一石三鸟(银行、企业、国家三方受益),相信他一定能够获得此项大奖。

中小银行市场定位路在何方?


在中国,经济学家们更多的关注中国国内的国计民生。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实践正如中国中医一样是一个“大宝藏”,只要中国经济学家们孜孜以求,用有血有肉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去丰富经济学理论,收获的不只是中国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成就,也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学术荣誉或国际经济学界的承认。金融业更是一样,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位金融员工尤其是金融研究爱好者,只有确立全新的思维和市场定位,找准解决金融领域中的难点、焦点、重点问题为切入口,进行刻苦专研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所在。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大多数都很浮躁,工作上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领导交办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用心、用脑去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谈不上认真总结和提炼,有心人太少,缺乏“知觉”,更谈不上感觉,而安格斯·迪顿教授研究的内容都是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课题,说起来个个知道,但就是说不出其中的道道和奥妙。现在,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刚起步,如果现在中国放开货币自由兑换,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大幅度动荡,资本大量的外流,再加上我国已被拒绝在“TPP”门外,余额宝、钱大掌柜、微众银行等互联网新型理财平台的不断涌现,金融业发展愈来愈艰难,有很多课题亟待我们去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是以经济学家和银行家身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第一人。他和他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近年来受到全球各界人士的关注。他建立的包括1200多个分行的“穷人银行”系统,使孟加拉国4.6万多个村庄中几百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尤努斯的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实践表明,在农村,如果能够从农业生产、社区组织的特点出发,就完全可以发展出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并成功经营的农村小额信贷银行。江苏射阳农商银行小微银行部成立一年多来,已累计营销小额贷款5亿多元,收回率在98.8%以上,就是成功的一例。因此,中国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究竟在什么地方?迫切需要我们金融工作者去进一步加以实践和努力寻找。

银行高管付出和薪水何时能匹配?


安格斯·迪顿教授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不平等话题。在我们金融行业不平等话题也是一个愈炒愈烈的话题。银行高管工资收入是公务员的几倍乃至几十倍,而且在银行内部自身也有几十个等级,差别相当大。有人说,公务员的智商难道不如银行的高管吗?回答肯定不是!最多说是银行的高管机遇比较好吧!但银行高管也有他的难言之隐,在银行工作有句关于贷款营销的名句,那就是“不放等死、乱放找死”,别看银行高管的工资高,但他是要付出一定成本和代价的,如果贷款放出去收不回,他就意味着自己的饭碗被端掉,只要遇到客户电话停机或者短寻呼了,那个滋味和感受是无法想象的!是坐不安、睡不宁、吃不下;话又说回来,公务员、事业编制的员工岗位也有一定的风险,如安全事故都是突发的!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但银行也有一个问题,银行高管在单位效益好的时候工资奖金拿得高!那么银行受到市场因素影响效益下滑或破产,其高管是否能承担什么责任呢!是否把过去拿到手的工资全额赔偿呢!到现在,从中央到地方谁也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金融行业平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个话题需要专家学者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勤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