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2020年之春沉思录
2020-02-28 | 作者:赵晓舟  | 来源:丝路金融文化网

庚子鼠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来袭,给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恐慌在空中弥漫,谣言在网上泛滥,焦虑和茫然写满国人无辜的脸。随之而来的是封村、封路、封城,禁止聚集、交通管制等等。人与人,村与庄,小区与小区,城市与城市,省与省,国与国,要么自我隔离,要么被动隔离。病毒来势之猛、扩散之快、覆盖人群之广,可谓史无前例。这是大流动中国的“暂停时刻”,一个集体反思的难得契机。

在这场人类与时间、病魔的赛跑与抗争中,我们目睹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亲历了诸多可赞可叹的感人瞬间;我们记住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火神山、雷神山;也记住了白衣天使、医护人员、钟南山、李兰娟。我们启动了远程服务、云办公、云教育等工作新模式,也重新认识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天佑中华,武汉加油”等中华语义。

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疫情,国际社会坚守对正义和良知的选择,绝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报以善意,坚定站在中国一边,与中国同舟共济、为中国加油,汇成直抵人心的暖流。但同时,美国等西方一些政客却不遗余力攻击中国制度,挑拨中国与他国关系,践踏道德和文明底线,制造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病毒,侵蚀正常的国际关系。更有甚者,一些台独分子居心叵测,趁火打劫,极尽煽风点火之能事,挑拨两岸关系,给大陆抗疫抹黑。国内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随波逐流,跟着起哄,对一些虚假消息不加甄别,到处传播,致使大众舆论场扑朔迷离、真伪难辨,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抗疫大局。

沧海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中国高层果断决策、精准施策,劈波斩浪、力挽狂澜,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掀起了一场坚决打赢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人民战争,凝聚了人心,稳住了大局。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看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所迸发的磅礴力量,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彰显的制度优势。这场全民阻击战,用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显示了大国实力和科技水平。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2020这个春节实在令人难忘,难忘的不仅是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和无数感动,还有因为这场疫情引发的无尽伤痛和无尽思考。

思考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自然界有一个丛林法则,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指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然之间的抗争,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这个常识告诉我们,生态平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失衡是导致人类生存空间恶化的重要因素。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篇章。近年来,我国在环保的顶层设计、法规完善以及执行力度等方面,人们确实感受到许多积极变化。但这次新冠病毒突发提醒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需要我们在国家立法、政策制定、行业自律、企业约束、全民养成等方面不断强化环保意识、环保检测、环保考评、环保惩处,确保各项环保法规付诸实践、行之有效。

恩格斯曾在100多年前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无数事实证明,人类不能超越自然而存在,保护生态平衡,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危及整个生物圈,人类自身也在劫难逃。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不良习惯,正在导致自身的健康与安全隐患。比如食用野生动物、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轻视环境保护等等。

思考之二,生物安全体系亟待强化。从17年前的SARS疫情,到去年底爆发并蔓延至今的新冠病毒显示,在和平环境中生活久了,整个社会缺乏预防重大疫情的意识。现实告诉我们,在应对生物灾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需要科技研究的快速跟进,也需要战略思维的与时转变,还需要管理体制的变革,更需要有强烈的紧迫感。

2015年,比尔盖茨在埃博拉爆发之后所做的TED演讲中告诫人类:“如果有什么东西在未来几十年里可以杀掉上千万人,那更可能是个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战争。不是导弹,而是微生物。”2018年9月18日,美国《国家生物防御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公布。该《战略》认为,生物威胁是美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战略》指出,管理生物事件风险,是美国的战略利益。这是特朗普政府首份针对生物安全的国家级战略,也是其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地应对各类生物安全威胁的战略性文件,代表了美国对国内国际生物安全能力建设的新方向。该战略与此前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一致,突出了明显的针对性和进攻性,暴露出防线前移、全球行动、主动干预以及力求主导国际多边进程等野心,将对新时代我国生物科技发展及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形成战略挤压,并影响全球生物安全格局走向。为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同时,应加强我国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抓紧制定和完善我国生物安全领域法律法规;把关口前移,突出生物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涉我遗传资源科技项目并建立长效审查机制,保障我国生物遗传资源安全。

思考之三,意识形态斗争不容忽视。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出于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嫉妒,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网络攻击是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之一,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太空之外人类赖以生存和各国争夺的“第五空间”。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战役中,网络谣言四起,传播者动机难辨。诸如,物价要上涨、双黄连口服液可以预防新冠肺炎、联合国将会把中国定为“疫区国”、钟南山院士在机场迎接吉利德公司老总等等,这些谣言混淆视听,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百姓恐慌。有些谣言居心叵测、别有用心,极易导致次生“灾害”。而美国则首当其冲,大肆从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舆论上全面打压中国,孤立中国。一方面在世卫组织要将中国列入全球突发性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要大规模撤离美国在华公民,全面停飞中美间所有航班;一方面又攻击中国采取隔离措施是侵犯人权。美国这么做是要借武汉疫情在全球制造恐慌情绪,将中国踢出正常的国际交往圈子,让中国在全球政治、经贸活动中全面陷入孤立,其狼子野心不言而喻、昭然若揭。

毛泽东曾教导我们说:“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聪明起来,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武汉疫情让我们变得清醒起来,警觉起来,坚韧起来。经过这件事,调整我们的思维,调整我们的战略,调整我们的认知,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牢牢掌握中国话语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是文化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考之四,全民防疫机制有待完善。首先要加强病毒基础研究,加强对病毒数据的积累,建立突发性疫情预测与研究中心,统筹协调、检测、指导重大突发性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全民人体免疫力,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强化对突发性重大公共疫情防控的法律研究,依法增强社会“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牵动方方面面,上至宪法下至地方性法规,都构成了这场战役的法律依据。但这场战役的特性也决定了法律适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急性。首先适用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方面的法律,比如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动物防疫法等;其次适用应急方面的法律,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再次是适用一些相关性法律,如人民警察法、出境入境管理法等。要进一步完善上述法律、法规,强化其执行效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这次疫情暴露出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预案响应速度、捐赠物资管理等方面的不足。这次疫情暴露出重点卫生防疫物资(如防护服等)储备严重不足,在其他储备方面也可能存在类似问题,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要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在关键物资保障方面要注重优化产能的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要全力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避免因确诊病例增多、生活物资供应紧张等引发群众恐慌。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

科学在进步,医疗水平在提高,人的体质在增强。但近二十余年,总有一些大型公共卫生危机发生,其中总有大批民众被夺去生命。可悲的是,有些病毒纯属人为所致。最近中央领导指出: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这洪钟之声提醒我们,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还人类一个晴天朗日、绿水青山。

古语曰:“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遗训。以古鉴今,自当“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疫情危机,虽为凡夫俗子,但有赤诚之心,故此献言。



[责任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