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继恩散文
2019-11-26 | 作者:田继恩  | 来源:丝路金融文化网


《心中的小山城》

    也许,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回忆。

    我怀念儿时,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我时常会想起哺育我渡过童年和少年的那个偏远的小山城——镇原,思念己过去多年的那些熟悉的人们,让我铭刻心间,至今难忘。

时至三十多年的今天,我虽然已步入了知天命之年,但我儿时的记忆却越来越亲切。有时我在想,时光倘若倒流,我愿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离开大都市的喧嚣,重新回到过去,再走一遍小山城的时光。我将会和小山城人们一样,在清静中享天伦之乐,像小山城的人一样自食其力,赡养老人,哺育子女,夫妻相敬,过一种“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生活。

在今年入夏后的一个假期里,我家乡陇东黄土高坡上的董志源一片绿色,蓝天白云格外晴朗,我利用回乡探家的机会,陪伴己八十三岁高龄的父亲,去了充满儿时记忆的那座秀丽的小山城,让我最眼熟的依然是那里的山川与河流,还有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我试图在零乱的人群中寻找当年脸熟的面孔,可能性几乎为零。让我最兴奋最感亲切的,依旧是人们说话时那种特有的方言,让我深深地回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老父亲与故友品茶相叙之时,我便独自去了小山城的最西端,想寻找儿时欢居的那片乐土,可记忆中和小伙伴们嘻耍玩乐的大杂院己消失的无踪无影,呈现在眼帘的是一片依山而落的楼群,眼见的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浓厚的居家生活气息,自然而祥和,完全是一种大都市里少见的慢生活节奏,充满了浓浓的烟火味道。

    我和老父亲在己退休多年的县一中老校长、老邻居家吃晚饭。与父亲同岁的老校长姓张,虽然他家在县城里有一套楼房,但却更习惯于住在城边那座山下的祖宅里。这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四合小院,房屋虽已年久陈旧,但却更显得朴素雅静。小院落里花草树木葱茏,老主人满头白发,精气神十足,言语表达格外爽朗和气。他与我老父亲以茶代酒,吃着农家菜,时而谈古论今,时而交流健身之道,亲切有加,彰显了一个老知识分子和教育界前辈的情怀,令我感叹而敬佩。

    我们准备离开小山城时,天色已近黄昏,河边吹来微微细风,清新而凉爽,使人心旷神怡。遗憾的是,我原来所期望的种种奇妙想象,却因时间太短而未及体验,也真不知那些深深埋藏心中很久,特别渴望看到的每一个熟悉的面孔,会被岁月的痕迹变得怎样沧桑,不知此生还能否再遇。 我默默地在心中许愿,等将来闲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回到小山城,租一处农家小院落,过一段“世外桃源”的清欢日子。

    晚霞开始向西慢慢隐去,我驾车沿着 县城南的盘山公路上山时,俯首望去,山下小城的灯光己是星星点点。我恋恋不舍地深呼吸着,用力充吸着这块土地所释放出的浓浓乡土气息,无限地回味,深沉地陷入那个充满儿时欢乐的、清晰而遥远的记忆之中。



《秋之梦》

    秋天本来就是一个如梦如醉的季节,秋风秋雨,秋花秋月,最能撩人心扉,使人陷入深深浅浅的忧伤与思念之中。许多时候,人们都很难理清自己,思绪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场美妙的幻觉与遐想里。

    今年的秋雨似去年的秋雨一样柔和。我同样走在去年秋雨中曾与天使走过的那条小街,望着曾让我释放出无限激情的那个小酒屋,心里荡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使人久久不肯离去。

雨雾中,我透过一层层雨伞撑起来的那道五彩缤纷般的风景线,仿佛看见天使正在城墙高处向我挥手,她深情的目光像昭君出塞时一样动人,她浅浅的微笑,轻盈飘逸的气质,让时空整整穿越了千年。

我情不自禁地呼唤着天使的名字, 沿着通往城墙的台阶使劲向上攀登,可是,距离越近,我的视线就越模糊,怎么也看不清天使美丽的容貌。

    黄昏,在雨后晚霞的映衬下,这座千年古城格外美丽,夜幕下长安城里所有的灯笼都闪烁着五颜六色的亮光,我也点亮自己的灯笼,朝着城楼最亮丽的地方狂奔。瞬间,满天的星星各闪各的,满街的灯笼各照各的,我的视线在月光和灯光下交织着,似乎又一次听见天使用柔美的声音向我召唤。当我用尽所有力气走近她,准备与她牵手时,我的灯笼突然被风刮灭了,天使也随风飘向了远方。

    不管我怎么向着夜空呐喊,她都从我的视野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终于想起来了,这个世界从来都会有风。风渐渐地大起来,古城里所有的灯笼都在风的飘摇中灭了。漆黑的夜空下,瞬间,满世界没有一点亮光,惟有我独自在黑暗里哭泣。

    黎明前的曙光,让我从梦境中醒来,我终于知道,关于自己的故事原来已让岁月变得沧桑而古老,留下的永远都是梦境中那个遥远的幻觉。



《母亲》

    我敬爱的母亲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离开我和这个世界时,时光停留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每年的“寒衣节”,我无论在哪里,都会和人们一样,按照传统风俗习惯,在这个令人悲凄的日子里,找到一个开阔的什字路口,点燃纸钱,为母亲送去寒衣,以表达我深深地怀念。今天,又是我母亲去世六周年的纪念日。我心中的此刻,母亲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几十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和言传身教,使我深深地怀念。

    在母亲近七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她始终保持了勤劳、智慧、坚贞、仁厚,对社会对事业对家庭无私奉献一生,她为人师、为人妻、为人母,每一个角色都做得十分到位,从未放弃过角色与担当。

母亲的这些高尚美德与优秀品质,使她的一生都是为人师表的楷模,也是我成长进步、为人处事的导师和楷模,母亲对我既是慈母,又是严师。我之所以能够在高考录取比例较少的年代,考入大学,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都是母亲辛勤教育的结果。

    我怀念母亲,就是要把母亲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信念,以及默默奉献的高尚美德和优秀品质,在我们家世代传承和发扬下去,用母亲至善至真、刚毅坚韧的意志品格鞭策自己、教育后代。

母亲因患肝硬化长期带病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崇高岗位上,奉献着自己有限的生命烛光,忍受病痛,忘我工作,敬业爱教。母亲退休后病重的几年里,先后作了四次手术,饱受了病魔的煎熬和术后的痛苦,以常人难以承受的意志与病痛进行了顽强抗争,用柔弱的病体释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母亲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勤劳的 一生,也是坚强的一生。为了自己所从事的高尚事业,为了那些之后走向成才之路的学子们,她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一生都坚强地扼住命运的咽喉,活得低调自尊、有价值,深受学生们和子女的爱戴。母亲的一生闪烁着光辉的星点,她的奉献与付出,曾荣获“国家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多次出席国家劳模表彰大会和“国庆”劳模招待会,并且多次获得省、地、县各级党委和政府授予的殊荣,得到了当地众多的社会赞誉,她的先进事迹被编入《甘肃教育名人录》中,永远地载入了甘肃教育史册。

    母亲的勤劳奉献和顽强拚搏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和敬重,我永远怀念我敬爱的母亲,以母亲为荣,为母亲骄傲。母亲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儿时的夏日》

    也许是到了回忆的年纪,这个夏天总让我记起一些陈年往事,而且都是一些零碎的小事,比如童年夏天的冰棍,比如傍晚时分的蛙叫声,比如母亲那一声“回家吃饭了”的悠远的吆喝。总之,越是久远的事物越是容易记起。

    在我儿时所居住的大杂院里,果树繁茂,桃子、杏子是必在夏季里熟透的,树叶在雨后初晴的辰光里舒展着,大片大片的包围着它们哺育的果实。闷热的天气,又是上有麻雀、下有青蛙的各种小动物们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刻。而有一种沁人心扉的清凉,对于我更是难以抵御的诱惑。那些凉来自一支从包装到味觉都朴素无华的冰棍,这对于当今约35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应当是一种无法忘却记忆。

    那时候,母亲每隔一周会给我一些硬币,有时在我生病之时,母亲还会多给一些,一次两枚,或者三枚,大都是一分或二分。别看它们少也小,可在那个积少成多的年代,我能够用它来买小人书、铅笔或看电影,父亲亲切地叫我“小仓库”。“小仓库”不用抽屉,就放在一个硬质的烟盒里,什么时候烟盒满了,我也就知道差不多快攒到二三块钱了。一次我的“小仓库”不见了,全家人帮着我找,后来发现是我自己把它放在一个墙洞里,那个墙洞后来让父亲给堵上了,说是不好,那里面可能就藏着蛇虫和老鼠呢,让我把东西放到一个大人不用的抽屉里,我从此便有了一个抽屉。

    每逢夏日,当卖冰棍的出现后,我就再也存不起钱,自然“小仓库”的美名也就不存在了。不妨试想,作为一个孩童,在当年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又处于炎热的夏日,谁又能抵得过冰棍的诱惑呢。

    时至今天,我还时常在夏日里回忆起那个儿时的“吃冰棍”情景,那是来自童年的一种朴素的欢乐。时光飞逝,时代不同,比起我们那个年代里的儿童,现在的孩子们该是多么地幸福呀,物质极大地丰富,儿童们专享的食品非常多,尤其是夏季的冷饮品种繁多。但是,我深信,越朴素的生活越久远,更容易让人感到温暖、亲切和怀念。只有先苦后甜,才能忆苦思甜,才会懂得珍惜今天的新时代,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作者简介:

    田继恩,甘肃庆阳人,南开大学保险专业毕业。分别在中国人寿保险甘肃省分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陕西省分公司,从事金融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长达28年。曾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被刊加评论员文章登载,多次在《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兰州晚报》、《兰州电视台》,以及《中国保险报》等报刋发表稿件,曾多次荣获甘肃金融新闻优秀稿件奖,撰写的文章被收编在由新华出版社丛书编委会出版的《光辉的历程》大型纪实文集中,曾被聘为《中国保险报》特约记者。现供职于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