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山 行 吟
2018-12-13 | 作者:程峰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一)

最早是儿时从书上认识华山的,并先后知道了北宋年间陈传老祖与宋太祖赵匡胤在华山顶下棋赌华山的故事、西峰上劈山救母的故事、华岳起义、电影《智取华山》的故事……此后,还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便对它有了这样的认识:那是个充满传奇、神秘色彩和盛产故事,云雾缭绕、仙气萦绕的圣地。那里有高山、峻岭、险峰;有松树、松籽、松鼠;有山泉、溪流、奇石;有和尚、尼姑、道士;有侠士、剑客、云游者;有山花、灵芝、采药人……是个夏日郁郁葱葱、冬天皑皑白雪,秀美壮观、风光无限,让人渴望、令人向往的美丽境地!

等到有机会上华山的时候,已经走过了18个年轮、值风华年龄了。抱着儿时的幻想、愿望,一腔的激动心情,数人一路兴致勃勃,拍照留影,观景论景;听熟悉华山同行者讲述华山的故事,当地的风情、民俗;一路走过回心石、金锁关、华岳仙掌、苍龙岭……夜宿东峰待观日出,鹞子翻身俯瞰棋亭;长空栈道体验因险而颤,西峰顶上感受救母之情;劈山斧前照张相,千尺崖上留个影……太兴奋了!用现在的话说,叫爽歪了!

那一年,我上了三次华山,除了精神兴奋、心情舒畅,享受自然、感悟人生,即兴赋诗、选景拍照之外,没有感觉过劳顿,叫过乏、喊过困。我想,这就是青春,就是朝气,就是旺盛生命活力的标志!

二十多年以后,我又有机会重登了一回华山,精神仍然很兴奋、心情别提多轻松,还有了更多的感受、更多的感悟。

(二)

那年儿子上了大学,我紧绷的心弦一下子放松了好多,收紧了一年多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许多朋友说要在一起坐坐,庆贺一下。我考虑再三,还是全部拒绝了。我不想让儿子在思想上有过多的不利于成长的想法。一位朋友说可以让他出去玩玩儿,我同意了,让他自行联系旅行社,去了一趟青岛、日照……

810日晚上,朋友B说周末带孩子上华山吧? 华山? 已经近20多年没有去了。前些年儿子一直嚷着要去,可总有工作太忙、杂事太多等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我看离儿子报到开学还有一段时间,他又没有去过,这次又是纯粹家庭型外出活动,应该答应下来。于是,开始做外出的准备工作……

813日,天刚刚放亮,在约定地方和另外两家人会合,一行3家、9人,开车,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出发!

Y虽然开车技术还可以,但毕竟不是专职司机,对出城路线较生疏,加上这几年城市改造、道路建设速度较快,二环路上的路标设置稀疏,让我们走了冤枉路,耽误了时间。等开车到达华山进山口时,已经是八点多钟。

二十多年前,我们是乘火车去华山的。下车走不远点儿路就到华山脚下——玉泉院了。歇息片刻,起脚上山。一踏入山口,抬头远眺,山险峰峻、绿黑绿黑,十分巍峨,非常壮观;走近,映入眼帘五个苍劲红色大字:天下第一山。当地人告诉我们,要走20里山路才开始爬山,许多人走到“回心石”,就精疲力尽走不动了,然后歇息一下就往回返……现在,华山旅游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再不要你走20里山路了,乘索道缆车就可以直达北峰。当然,如果你有体力、有时间,有心境、想省钱的话,也可以不坐缆车,仍然沿着原来的进山路线,爬一次千尺窗、白尺崖到达北峰。今天,一起来的有三个40多岁女同胞,当天还要赶回去,我们只能乘缆车了。节省了时间,自然要增加费用开支了。每人门票100,乘缆车100,坐小中巴到乘缆车处往返20,每个人的基本费用是220元。这时我有了第一感受:现在上华山比过去方便、舒适多了,但必须的费用支出也大了许多,恐怕一些经济收入不宽余的人,难得一览华山风采!

今天的天气特别适合爬华山。阳光灿烂,能见度特别高,可以很好地一睹华山的秀美、峻峭;山风习习,能够及时带走身上刚渗出的汗气,让人感觉非常舒服、爽快。下了缆车,大约走了20分钟,就到了北峰。因为刚刚开始爬山,大家还没都有感觉到累,上到北峰顶就都止不住兴奋,喊着嚷着“北峰到了北峰到了!

儿子好象突然变成大人了,他手扶着悬崖边的铁索,向远处眺望着感叹道:“太美了太美了,这地方太美了爽呆了!

在我的记忆中,华山北峰大约是海拔1600多公尺的高度,按照十多年前我们上山的路线计算,现在大约走了1/3的路程,考验人意志的时间,应该还在后头吧!于是我招呼大家说:“悠着点儿,后边的路还长着呢!”但没有人理会,全都只顾高兴了。

我绕北峰不同方位转着看了一圈儿,并与脑子里不断闪出的十多年前来北峰的情景比较,觉得北峰除了增加了“华山论剑”这一人造景观外,第二个感受就是:从进山到北峰,一路上游客多,商铺、饭店多,旅游商品多,商业味道比起过去,浓重了许多。

儿子他()们要在“华山论剑”四个红漆石刻大字前拍照,但是等着拍照的游客很多,无奈,他()们只好等了。

(三)

这次爬华山的第三个感受:担心大于轻松;操心多于愉快! 而且,这种感受始于北峰伴,伴随了整个爬山过程。

北峰至金锁关这段路,相比较容易发生危险。这是一条蜿蜒、漫长的登山石阶,紧贴着料峭的山壁,宽度只有80公分左右。尽管一旁有铁索护着,但如果是第一次走这种一面出手也难以抓扶的陡峭石壁, 一面(有些地方是两面)是雾气缭绕、一眼望不见底的幽深山谷,狭窄、光滑的石阶时,心脏难免会有些颤微。看着儿子他()们大不咧咧地走在这种容易发生危险的的山路上,我的心脏揪到一块儿,情绪控制不住地紧张起来,直后悔带他()们来了。我想及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又怕喊声惊吓了他()们,发生啥闪失、意外…… 就这样,他们走的快,我就追的快;他们停下来,我就抓紧时间选景点和拍摄角度给他()拍照们,眼睛紧紧地盯住他们,一点儿都不敢松懈、一点儿都不敢怠慢,生怕一不留神他们从自己的视线消失了……

好不容易走完这段我认为最容易出现意外、发生危险的路段,我已经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我们在快到金锁关的一住宿、吃饭处,坐下来歇息。大家拿出随身携带的吃食,在相互谦让中不管扮相地吃了起来。一路上每个人都流了不少的汗,现在大家不仅需要补充卡路里,更需要补充H2O了。但水显然没有带足,只好掏比山下贵许多的价钱买了。当初上山时我让把水全带上,可他们都说一人带一瓶足够了,实在不够的话再在山上买。我知道山上的水比山下贵不少。而且我认为在山下带足水还是在山上买水,意义不在水的贵贱上,因为上华山是一项有计划、有安排的组织活动,水带的充分与不足,反映的是活动的准备情况,锻炼的是考虑问题和做事情的周密性、全面性。当年我们上华山得到的锻炼和收获就是全面的,包括这方面的内容,对以后考虑问题和干好工作非常有益。但儿子他们显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儿子他(她)们几个人补充了卡路里、H2O之后,精神气儿又提起来了,要继续前行上山。D姐(我们的兼职司机Y的夫人)说她和朋友B三个人留在这儿歇息,不想再跟着上(山)了。从上山开始我就一直担心D姐年龄大(约50岁)、身子弱,撑不下来,没想到她能陪着走到这里,已经很不错、让人佩服了。现在她主动提出留在这里歇息,恐怕知道自己的体力耗的差不多了,真的不能再跟着上(山)了。其实,我也感到人困马乏了,小腿酸困了,不想再上了。我说,你们上(山)吧,我也留下陪姐。要注意安全哦!记住,象鹞子翻身那种比较危险的地方,一定坚决不能去。儿子答应着起身抬步要走,我突然提出也要跟他们一齐继续上山。D姐笑着劝我说,我看你体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累的够呛了,就不要和他(她)们一起上(山)了,在这儿歇歇吧!不知怎么搞的,我一下子变得特别固执起来。我说,没事儿没事儿,我(体力)还可以。既然来了,就该把东西南北中五个峰全转一遍,省得回去以后再后悔;再说了,按我现在的体力状况,恐怕这是今生最后一次上华山了……儿子也劝我不要上了,可是没有用。最后,大家也就不再劝了。

我们一行6人(33女)把身上的暂时无用的东西全放下,轻装向下一个目标——东峰前进!

其实,我心里明白,自己之所以固执地要陪他(她)们继续上(山),动力来源于对儿子途中安全的担心。

(四)

因为我们是利用周日休息时间上华山的,计划当天去当天返回,时间安排得很紧凑,自然就不能在东峰看日出了。这也是本次上华山的一大遗憾——耗费了体力、时间、人民币,却没有欣赏成华山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我们很快就到了金锁关。金锁关前、后长长的铁索上,挂满了游人锁下的橙黄金亮的铁锁。儿子也买了把锁子,但他说不挂在金锁关,要挂在华山最高处他满意的地方。我凭记忆对儿子说,华山最高处是南峰,大约海拔2600公尺。儿子说:就挂那儿。儿子要在一特制大金锁前和他妈拍照,我心里说,在这种人造景观跟前拍照实在没有意思,可还是移动着酸困的两腿择拍摄角度,准备给他们母子俩拍照。这时我感到两腿实在是有些沉重了,就在心里暗暗告戒自己:可别坚持不下来呀! 我知道自己前几天连续三个晚上都睡的很晚,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也有些下降。真害怕后面的路要靠意志走完。

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过“华岳仙掌”景观处,我感到体力透支的很厉害,浑身虚汗不住地淌,身上的衣服不知道湿了干、干了湿,反复了几次了。看来是得完全靠意志坚持下去了。

但是,非常奇怪,当我咬紧牙关陪儿子他()们走到东峰的时候,所有人困马乏、腿酸腰困……等等一切不好、不舒服的感觉,全都无踪无影、跑没了。这时我有了第四个感受:人的意志是可以产出奇迹的;成功孕育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从东峰到南峰这一段,大家玩儿的都很愉快。儿子基本上服从管理,包括在鹞子翻身、下棋亭等几个我认为比较危险的景观处,都没有自由行动过。我给儿子说,一是时间来不及,咱们要赶在7点前返回缆车处,要不然今天就回不去了;二是这些地方比较危险、容易出意外,你马上就要开学了,为玩儿而出啥意外划不来。他倒是听话了。

可是,接下来他在南峰顶和南天门长空栈道两个地方的两次擅自行为,让我惊骇不已,至今想起来还十分后怕。

(五)

南峰上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观,但由于这里是华山的最高峰,站在这里凭空远眺,可以尽览华山的苍劲、料峭、险峻,感叹上天的鬼斧神工,感受华山的诡秘、深邃、神奇!

我站在南峰的东南端,用手轻轻扶住固定在万丈悬崖边上的铁索,低下头想去感受一下华山的神秘、深邃和腾腾升起的冷雾、云气……可是这时候偏偏有人叫我了。我一看是妻子,就问:啥事?她说:见儿子了没有?我说了声“没有”就赶快下去找儿子。刚走出十几步,儿子迎上来,未等我开口先说:爸,我把锁子挂那儿了。说着引我到挂锁的地方看。真是不看心不慌,一看我的心都快要骇飞了——他把锁子挂到悬崖边一个人很难过去的地方。他的话还在我耳朵边响着:手过不去,我用脚蹬了一下才挂上。他这句话可以说把我的魂都给惊飞了。当下我什么的话也不敢多讲,只是语气平和地对他说,时间不早了,咱下去吧!他倒是乖乖地跟住我往下走了。路上我忍住性子给他讲了一些哪些事情值得去做,哪些事情不值得去做,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安全意识的道理。他倒是听了。但是不是真正听进去了,就不得而知。

第二件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的事情,发生在南天门。

事情是这样的:走到南天门的时候,我看这片儿地方还比较宽敞,又有卖旅游纪念品、卖水的,而且从这里到西峰还有一段较长的路程,就让大家歇息下来。我记得从南天门上去就是长空栈道,那地方虽然山势峻险,但只要不去下面的山洞,还是比较安全的。就对儿子他(她)们说:我坐这儿休息一下,你们几个从南天门上去,去看看长空栈道,那儿的景色也蛮不错的。说完我就捡了个凳子坐下喝起水来……一瓶水喝了一半的时候,我想起刚才儿子在南峰上的擅自行为,心里有些不安,就起身上了南天门。

刚走过南天门,看见小D和她儿子从长空栈道处走过来,我问:(景色)还可以吧!小D说,不错不错!(长空栈道)下面有个山洞,要把着(铁)链子才能下去。(下去时)人的整个身子悬在半空,(下面深的)看不到底,我站在上面(往下)看一下都晕,太危险了!没让儿子下去!我说,这就对了,安全第一。又问,见ΧΧ(儿子的名字)没有?小D说,好象……没见他过来。

一听这话我的心立马慌乱了,胡思乱想起来。我指着去长空栈道的方向对小D说:“你们先下去,我过去看看!”我快步走到长空栈道,没见儿子。心更慌了。又顺原路返回找……

下了南天门的阶梯,看见儿子和他妈在卖旅游纪念的铺子前买东西,我一下自火了,冲妻子发了一通脾气……好在她没有吭声。我听见她悄声对儿子说:你爸是为你担心。

往西峰去的路上,我有了第五个感受:年龄与胆量成反比;父子之间的感情是世界上最凝重的感情。

(六)

在去西峰的路上,妻子不停地给儿子解释我刚才发火的原因,很快就把儿子的情绪调整好了,不再和我赌气,拿出手机很专心地沿途拍摄起两边的景色来。看着他的专注劲儿,我不得不随时提醒他注意安全。因为这条道虽说比较宽敞些,但两边毕竟是悬崖,一有闪失,后果就不堪设想……好在我们很顺利地到达了西峰。

妻子有个习惯,不论走到什么哪里,只要碰上能敬香的地方,不管是道观,还是庙宇、尼姑庵,她都会掏出钱来买柱香敬上。

因为儿子报考的是艺术类专业,从现在开始,他就要在艺术这条我认为比较难走的路上闯荡了。当初我不同意他报考艺术类专业,就是认为他选择的是一条非常难走、不易出成绩的道路。后来看他态度坚决,朋友又劝说,才勉强同意。我希望他专业课考试不要过,就可以迫使他返回头选择理科类专业(我知道他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的还可以,努力一下至少可以上二本),可谁知道他专业课很顺利就考过了,而且成绩还不错。我想,既然他选择了艺术这条路,就要帮他走好,尽可能让他多有一些艺术方面的感受。于是,趁妻子上香的空挡,我和儿子等四个人先去了“劈山救母”景观处。

我想让他在实地感受一下宝莲灯、劈山救母的传说故事,可他却根本没有意识,而是急着选景拍照。我一看,干脆放弃了刚才的想法,也加入到选景拍照的行列中,让儿子、小D和她儿子、外甥女等在劈山铁斧前摆造型,拍了许多照片。儿子很快乐!大家也都很高兴!

一会儿,小D过来说,刚才D姐打电话了,说7点钟是最后一趟缆车,要咱们抓紧时间下山!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剩下1小时多一点儿时间,就赶紧招呼大家下山!

(七)

第六个感受是:在对孩子的管理教育问题上,采取跳进水里和他(她)一齐游,比站在岸上指手画脚教他(她)们游的方法,可能效果更佳。

西岳华山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上一趟回来,保证让你小腿至少疼三天。这样的体验我十多年前就有了。因此下山的时候,我每走一步都尽量先让脚尖挨地,想通过减轻小腿部位肌肉的震动来减缓小腿的疼痛。

用这种办法坚持着走了不足一里路,小腿还是僵硬地不行。小D和妻子赶上来要搀扶我的胳膊,我拒绝了;儿子过来要架着我的胳膊,我也不让。我笑着对他(她)们说,我要用意志走完这一段下山路。儿子知道我性子倔强,就没再坚持搀我,和小D的儿子、外甥女三个年轻人快步往前去了……

我咬着牙关硬撑着,一手摸着可以扶到的崖壁、铁索等物,一手托抚住臀部、大腿,身子僵硬地挪着步子向山下走着……小D和妻子替换着过来问我还能坚持不?我一直都是一句话:没问题!

就这样坚持着走到快与D姐她们汇合的时候,我终于坚持不住了、让步了,同意让妻子过来搀住了我的胳膊。她和我开着玩笑说:看看,还是小媳妇好吧?关键时候还有能力搀你一把呢!其实这是一种互相搀扶,当两个人的手握住、肩膀挨到一起的时候,各自都找到了自己的支撑点,好象轻松了许多……

下了金锁关,和D姐、朋友B()们汇合,他们好象不相信我能坚持下来,有点儿怀疑地问:你还真坚持爬完了四个峰?我也有点儿兴奋,拍拍妻子的肩膀说:她说了,有她这个小媳妇在,没有啥过不去的火焰山!说完,看看妻子汗津津、红扑扑的脸堂,又看看大家,我开怀地朗声笑了。
可能是受到了我的感染,大伙儿也都跟着放声笑了。
感受之七:夫妻牵手走一段艰难(或不易)之路,感情会按几何级数增长!

(八)

虽然我是第一个表现出来人困马乏的狼狈相的,但也可以看出我的韧性、耐力的超强性。这不,我一气不歇地、拐着腿行走在下山的石阶路上时,妻子却说她的腿、胳膊都酸困了、疼痛了、走不动了。我认为这个时候她也该腿疼了——毕竟走了几十里山路,又是40多岁的人了。我说:我现在虽然感觉轻松了些,但还没有关照你的能力。她揶揄道,你只要把你关照好就阿弥陀佛了。我笑了笑,对赶上来的朋友B说:老B,劳驾你把你嫂子关照一下。老B答应了以后又问我:行不?我蛮有信心地说:还能坚持!但老B还是执意要陪我俩一齐走。

走到苍龙岭,我的两腿不但僵硬而且开始有些微颤了。我看了看窄窄石阶路两旁一望深不见底的山谷,想起那年母亲住院我抱她上CT机拍片的情景。当时我也是连续好几天没有休息好,体力有些透支,在抱母亲往CT机下面的小床上放的刹那间,两腿没有了知觉,“扑通”跪到地上了。幸亏双手及时举起才没有把母亲摔着。现在我的体力比起那次还透支的厉害,如果在这儿出现那次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了。我拿出手机一看时间,心想,如果不抓紧时间下山,真的就赶不上最后一趟缆车了,今天也就无法下山了、回不去家了。想到这儿,我也就不顾形象、不管过往游人的看了,一屁股坐到下山石阶上,一手抓住一边的铁索,一手撑住地,一脚三个台阶挪一次屁股地下山……

我下山的形象不雅、动作难看,但速度却不慢,已经把妻子和老B甩到后边了。这时我又突然想起了十几年前上华山时碰到的几个进山朝拜的老太太(实际上年龄也就四、五十岁,但因为我年轻,所以就把她们称为老太太),当时她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小板凳,走四、五步在小板凳上坐下歇一会儿,听说她们进山朝拜一次来回要走四、五天时间呢!我还不理解地说这些老太太精神气儿真大,为个啥?现在想想,人家那也是抱着一种信念,奔一个目标去的。人啊,有了信念、有了目标,就不怕艰难、不怕障碍、不怕丢失自我了!

——也许这就是我的第八个感受吧!

我们终于抢出时间,在差10分钟7点的时候坐上了下山的缆车。

(九)

我坐在下山缆车上的时候,在想一个问题:世界上许多事情啊,往往就是抢前一步,赢得一片天地。你抢出了一分钟,赢得的可能是几十分钟、几个小时;抢出了几分钟,赢得的可能是几天、几十天,甚至是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在这赢出来的时间和空间里,你可以充分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也可能因此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比如刚才,如果我们不去努力抢出这十几分钟时间,不但今天回不去家,而可能因此耽误一连串儿的事情……三个人明天上不成班了、Y在山下会不知所措,等等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我问老B:你说是不是?老B不知道我在想啥,只是点头说是。我看他有点儿莫名其妙,就把刚才想的问题和他说了一遍,他也颇有感触。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Y问我们:今天玩儿的咋样?儿子他们三个年轻人回答说:爽!我说,今天委屈你了,让你一个人在山下等我们(Y因前天去其他地方摔了一跤,走路不便没有和我们一齐上山)。我又说,忘了让你去一趟玉泉院了,玉泉院有一陈传老祖的石刻卧像,据说如果你身上哪儿不舒服时,只要闭上眼睛摸摸陈传老祖身体的相应部位,你身上的不舒服马上就会消失。灵验的很!Y看我说话很认真,也装着很认真地样子说:真的?那我下次一定去摸摸!

(十)

写到这里,原本该收笔了,可是我好象还意犹未尽,肚子里还有几句话没有倒出来,有点儿不吐不快的感觉。所以,又写了下面的话,就算是“画蛇添足”吧!

从华山回来,我的小腿疼了四天,妻子疼了三天,儿子没事;家里的气氛比以往至少高涨了50个百分点,到处都飘着舒畅、快乐的气息;我又有了一次难忘的记忆……

本来我是没有时间出去玩儿的,跟前有一堆公家的、私人的“烂”事情放不下。去华山,从根本上讲,完全是为了陪儿子。最后决定去了,也就什么都不想了。结果,不但什么事情也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有不少收获。别的不说,但至少是收获了快乐!我想起一句禅语:当你的手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

确实,人啊,不要什么事情都放不下。常言说,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正是:

西岳归来感悟多,撚词盛赋几蒲箩。

沿途景触生思考,留与后天常琢磨。


【作者简介】

程峰,笔名:大秦,生于长于古城西安。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陕西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陕西诗词学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精通中国古典诗词,著有《清风韵雨》(上下两卷,70余万字),收录现代诗、二言至九言及杂言近(古)体诗以及填词(曲)近3000首,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及永久收藏;散文《槐花开在五月里》《天凉好个秋》,短篇小说《吐个烟圈儿罩住你》,长篇小说《跌红的歌手》《歧途》等5000余篇诗歌、散文、杂文、随笔、小说、报告文学、通讯报道等,散见于各有关载体。



[责任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