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种艺术手段将“半坡”推向社会
2018-07-06 | 作者:陈益鹏  | 来源:西安日报


“西安半坡,是一块蕴藏深厚的文化土壤。用多种艺术手段将“半坡”推向社会,用心智重启人类文明的曙光,揭秘原始人类智慧密码,能够让我们站在当今时代,触摸到古老历史的脉动。”

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6000年以前。半坡遗址出土遗物中最富有文化特色的是各种形状、不同用途的陶器,尤以人面鱼纹彩陶盆和埙最为著名。目前,已亮相西安并受到观众好评的儿童舞台剧《埙娃传奇》就是根据陕西金融作家杨军同名长篇小说《埙娃传奇之神奇魔怪》(第一部)改编的。

在中学时期就在历史课本上知晓了西安半坡遗址,对它一直心存敬仰。来西安以后,也曾多次前去半坡实地拜访。面对那些简陋的、半地穴式的、以壕沟抗拒外来风险的房屋,以及石制、陶制的生产、生活用品,总让人对母系氏族人类的生存境遇产生诸多遐想。

从半坡出土的遗物可以想见,那时候人类的生活是多么的单纯。也许,日有鱼食,夜有草覆,乐有舞蹈;无洪水之灾,无猛兽之扰,无病疾之忧,无外族杀伐之痛,在他们看来即是幸福。他们单纯但不愚钝,知道筑壕沟以御敌,凿石洞以制埙,并将鱼形鸟影刻画于陶品之上,虽拙朴憨稚,却萌芽了属于美学范畴的雕刻艺术和吹奏之器。

半坡氏族的250座墓葬中,有73座属于小孩的瓮棺葬。小孩埋在居住区房屋近旁,成人则埋在部落居址之外。用陶瓮盛装,就近掩埋,不让死去的孩子远离长辈而感觉孤单。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半坡先祖对少儿的怜爱之心和庇护之义,让人顿感温暖。早期的人类,属于人类的童年。基于半坡人对儿童的护祐之情和早期人类相对稚嫩的思维特点及行为模式,采用少儿的视角和心理去反映和表现半坡母系氏族人类的生活,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作者以埙娃为主人公,紧扣“埙”的发明与运用,讲述了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族群之间为生存而相互争斗最终走向和解的生活故事,贯穿其中的是关于发明创造与追求和平的人生智慧。而这些来自远古的文明与智慧,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仍然具有可资传承的教化意义。

该剧由西安童星城堡剧团用心打造,编导和演员们精湛的演绎,声光电现代元素的巧妙运用,为该剧增色不少。跌宕起伏的故事,转合有致的编排,将观众带入剧情所营造的远古情境氛围之中。它的公演,能在少儿观众中引起共鸣和反响,足以说明它找准了舞台表达的切入点和受众群体。

与小说相比,由于剧情展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埙娃制埙和黄土族与黑风族的既斗争又融合的故事上,没有完全展开,所以看上去显得稍有一点单薄。如果再加入捕鱼、狩猎、祭祀等剧情,将埙娃和族人的智慧与勇敢,展现得更丰富多彩一些,看上去就更饱满了。除了舞台表演,还可将其制成动画片在全国推广,并可借此开发出具有动漫特色的系列“埙娃产品”,做大做强“埙娃文化”品牌。

西安半坡,是一块蕴藏深厚的文化土壤。剧作家杨军在植根金融文学的同时,愿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半坡,愿意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挖掘、整理、创作属于半坡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且是系统地挖掘,系列化展示(第二部《埙娃传奇之神秘洞穴》也已出版),将半坡的煌煌历史用儿童小说、儿童剧的方式呈现给当今社会,实乃道义、责任和使命使然。他用多种艺术手段将“半坡”推向社会,用心智重启人类文明的曙光,揭秘原始人类智慧密码,让我们站在当今时代,触摸到古老历史的脉动!


【作者简介】

陈益鹏,供职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金融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