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舟:秦镇米皮聚焦赵记校门老店
作者:赵晓舟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 时间:2017-03-11 22:15


秦镇是西周时的沣都,别名,秦渡镇。位于西安市户县东边,毗邻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北朝前秦苻坚路过于此设立渡口,故称为秦渡镇,简称秦镇。从当时开始周围自然村慢慢聚合形成一个现在比较大的市镇。曾因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西安市的直辖镇。

历史上的秦镇曾有“西周沣京胜地”、“明清集贸活动胜于县城”的辉煌。整个镇子被高达4.5米的土城墙围绕,城外有壕,一则防水灾,二则防匪,迄今为止秦镇南城门依然存在,成为远近闻名的古迹。

秦镇与镐京南北相望,镇内有九楼十三堡。南北西三楼和一段黄土夯的城墙。秦镇桥一桥跨两地,是长安和户县的分界。过了长安,就是秦镇北口。下一道坡坎,是青石垒就的北楼,不知什么年月被拆去了。紧邻镇东侧南北走向的沣河,四季水质清澈丰韵,尤其是雨季,水流湍急,浊浪滚滚。

秦镇的著名特色小吃——秦镇米皮,是陕西凉皮“四大花旦”(麻将凉皮、秦镇米皮、汉中米皮、岐山擀面皮)之一,以大米为主料蒸制而成。被列入西安市首批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期以来,在关中地区流传着“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的俗语。可见,秦镇米皮很早以前就与乾州锅盔、岐山臊子面齐名为关中地区三大著名面食。

清代,秦镇街上就有许多家专营米皮的店铺,就其品质而言,最有名气的要数药王楼下的“皮铺子赵家”和城隍庙前的“秃雁娃皮子”了。改革开放后,秦镇涌现出了数十家经营米皮的店铺,家家生意红火,还出现了米皮培训中心,主要为外地培训米皮制作人才。


20世纪初期,“皮铺子赵家”嫡传赵克宽老人将其一生制作秦镇米皮的诀窍传授给了秦镇丁字口“高房赵家”,此后,赵家后人赵小胜继承了前辈制作米皮的工艺,又经过自己的精心钻研,他集传统制作和现代技巧于一体,经严格选择主料,仔细挑选辅料,蒸制的米皮在方圆几十里备受称赞,也令来秦镇过往的游客品尝后赞口不绝,凡到秦镇吃过赵记米皮的人,临走时都会带上赵记用荷叶包装的米皮回去与家人共同分享。为此,西安晚报当时专程采访了赵家当家人蔡大嫂,并在该报刊登了“专访秦镇米皮世家蔡大嫂”的专稿。之后,远至周至、户县、长安、西安,近至左邻右舍十里八乡,专程慕名前往秦镇吃赵记米皮的客人络绎不绝,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电视连续剧《孙思邈》时,导员、演员以及工作人员把赵记米皮作为食谱首选,一日三餐吃不厌烦。近十余年来,赵记米皮老店经营虽有中断,但他的影响力以及给外地前来学习秦镇米皮制作工艺的培训从未间断。

2015年秋天,秦镇米皮传人赵小胜先生,为了将传统的秦镇米皮制作工艺发扬光大,以还原陕西老字号名小吃——秦镇米皮的本来面目,他认真总结其三十余年经营与传授米皮的经验,经过认真筹备,在秦渡古镇老街——西街小学校对门隆重开业。此次开业,必将掀起秦镇米皮经营的又一场革命。无论从保护西安传统小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是从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需求方面看,秦镇赵记校门老店的再次登场,无疑对推动秦镇米皮的与时俱进和弃旧出新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