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兵: 硝烟中走出的作家 李伦——追求·责任
2017-02-27 | 作者:宜兵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长期从事军事文学小说创作的作家李伦近照


在一个寒冬的日子,我走进古都西安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机关的一间办公室,只见一位男军人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看上去他的精力很充沛旺盛,目光敏睿,不仅文气十足,而从眉宇间透出一股军人威武的气质。

他就是名播军旅的青年作家李伦。采访他时,正巧他刚刚被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等四家单位收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

李伦是一位创作丰实的青年作家,在《中国作家》、《昆仑》、《解放军文艺》、《青年作家》等文学报刊上发表了百万字的文学作品。最能代表他的创作实力的作品是“塬上”系列中篇小说《塬上的风》、《师报道组》、《似水年华》等堪称佳作,深受军内外读者及文学青年的厚爱。

《塬上的风》于1992年获解放军总后勤部首届军事文学奖。《狼塬》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读者反响强烈,之后又获1996年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三届军事文学奖。

采访他时,他的“塬上”系列作品的写作已进入尾声。他说反映西北军旅生活的“塬上”系列作品是从1991年开始创作的。那时,他刚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不久,在他的脑海中总是经常浮现出往昔在渭河北岸某野战师沸腾的军营。缘于创作的冲动和激情,他便用手中的笔,触及他那过去朝夕相处的战友,开始向人们讲述普通战士的喜怒忧欢,关乎天幕的命运,用集中的笔墨描写当代军人在大西北苍凉,艰苦的环境中,锻造出了新一代军人的新境界,新追求,显示出了独有的性格和内在的力量,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当代军人是一曲历史厚重感强烈的英雄交响诗。

李伦生长在南国山城重庆,在大西北二十年的军旅生活,使他已失去南国男儿的秀弱,转变成一位豪爽,粗旷的北方汉子。由此,他的文笔俱有强烈的“西北风”特色。

他时常说,是军营的生活给了他写作的源泉。大西北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艺术源于 生活。谈起创作,李伦的话题显然很多,看着他侃侃而谈,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有追求,有责任感的军人。

他经历过对越防御作战中战争血与火的磨砺和洗礼。那是1985年的冬天,他走向了云南边境对越防御作战的战场,而创作的起点也由此开始。那时,他主要是写诗歌和散文,有时也写短篇小说。战地诗歌《猫耳洞的日子》、散文《战区小店》、短篇小说《战火中变奏》等,便是他写战争文学的一个缩影,将军事文学的美学,悲壮与崇高淋漓挥洒,进一步升华。

他从硝烟中归来后,创作的诗歌《金字塔·西北风》,参加中国西北军旅诗歌大赛,深受军事文学评论家的称赞并获奖。创作的电视剧《战争第四天爆发》获得了兰州军区首届电视剧比赛,荣获编剧奖和电视剧奖。

李论是从事政治宣传工作的中校,长期以来扎根军营这篇沃土,将自己无私地奉献于军营,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投身于军营文化事业,契而不舍地追求高品位的创作,力图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为官兵服务。同时也试图通过文学艺术唤起人们对当代军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也深刻地认识到,文学艺术是一条重要的战线,它同样承担着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一代军人的职责和重任。

结束采访时,正巧他收到了北京华夏出版社的函件,出版社正式通知他,他创作的军事文学题材的长篇小说《走出雨季》已交审定,准备出版。这又是他的一部力作。

沉浸在暂时的高兴中,我祝愿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佳作,以飨部队官兵和关注军事文学的读者。

原载《西北信息报》


【责任编辑:吕兰】

本网投稿邮箱:sxjrw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