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需要勇气和责任心
2016-08-29 | 作者:查正亮  | 来源:《西北信息报》

作家,需要勇气和责任心

     ——访金融作家白来勤

 由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中国文联《神州》杂志社、《西部散文选刋》杂志社、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作家报》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奖)”颁奖仪式8月15日在承德举办,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白来勤散文《鹳雀楼高黄河远》从数千篇(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被中国大众文学学会、首届蔡文姬文学奖组委会联合授予“草原采风之旅徳艺双馨优秀作家”称号、被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聘为特约研究员和签约作家。

近日,记者辗转找到了白来勤,并对他进行了采访。

 刚刚50出头的白来勤面似弥勒佛,心如一团火。白来勤告诉记者,在学生时代自己就爱好文学,并大胆地向地方报刊投稿,歪打正着地被报刊采用过几次小稿,于是过早做起作家梦。由于社会背景和机遇的不利之故,三次高考名落孙山。为了生存,曾到青海谋稻粱,落荒而归后不得已窝在一所小学教书,可心底里却涌动着火山岩石浆般的激流,卧薪尝胆一般地磨砺着文学之剑,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用武之机的到来。他说:“我不是伟人,不敢妄称榜上无名足下有路’,但我明白空想是不能干成任何事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没有忘记抽空练笔记日记,正如著名散文家王宗仁所说的那样:看到了、想一想、记下来。没想到当时写的一篇散文《墙缝芦苇》,20多年后竟被大报小刊刊载,还成了各地中学生们的考试阅读题!”

 1986年7月,当地农信社在农村优秀落榜生中招收临时工,他以优秀的考试成绩被录用。白来勤告诉记者:“当我被区信用联社录用为不转户口、不吃商品粮的合同工后,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的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写文学作品抒高尚情怀,写新闻报道宣传单位的闪光点,从豆腐干、豆腐块类的小文章到大烧饼甚至整版文章大稿都频频露脸于报端刊尾,很快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我把单位写得报刊上有名、广播上有声、电视里有影,成为单位事实上的新闻代言人,因而我从基层单位很快调到了联社机关,从一个临时工而一步步成长为中层管理干部。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白来勤为自己的文学梦、文化梦做着不懈的努力,先后出版各类文学著作八部,虽不是科班出身,但的一些著作和编著却堂而皇之的进入许多知名大学的图书馆甚至作为大学生们学习考试的参考书,被许多大专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引用,的一些散文还入选部分省市高考、中考语文试卷或模拟试卷。

 2001年,他的西部风情系列小说《紫金城里哟嗬嘿》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首版3000册很快售罄,在西安郊区引起较大反响。该书以地道的西部风情、纯正的老陕口味、跌宕的故事情节,演绎了一幕幕西部底层社会小人物爱恨情仇的活报剧,展示了一幅幅以关中平原为背景的西部乡村风俗画。被《陕西日报》《深圳商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热情报道。2002年该书获中国乡土作家协会,中国民俗文学学会联颁发的“中国乡土文学奖”。

 2005年,由陈忠实、贾平凹题签、京夫作序的长篇家庭社会问题小说《雨霖铃》由华艺出版社推出,首印10万册,一时好评如潮,包括《中国文艺》《陕西日报》《各界导报》《文化艺术报》《陕西工人报》《《西北信息报》等全国40多家主流媒体作了评介,被国家图书馆、中政法大学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中国当代作家文献中心等数百家图书馆所收藏并至今仍在网上热卖。

 近年来,白来勤又转向散文创作,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篇《大姐》引得不少读者热泪盈眶,不仅入选《陕西新好散文大展》、入编《中华当代散文大观》《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卷》还相继被《西安日报》《当代女报》《经济新报》《陕西工人报》《东方散文》《辽宁散文》《散文选刊·原创版》《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十余家报刊转载、播发,先后获得文化部文化信息协会举办的“永恒的母爱”全国征文二等奖、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全国百篇散文奖二等奖、陕西首届职工文学奖。在全国散文界负有盛名的《散文选刊》(原创版)《中国散文家》《散文世界》《散文百家》《辽宁散文》《海燕·都市美文》《华夏散文》《东方散文》等刊物相继重点推出和评介其散文力作。

 2009年,散文随笔集《生命礼赞》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集以感人的亲情、浓郁的乡情、洋溢的激情、感恩的真情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多彩的生活画卷,诠释着作家对生命的敬畏和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对真善美的讴歌和对假恶丑的鞭挞,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行文风格震撼、感染着读者,弘扬着人文精神、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为家乡增辉添彩,得到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著名散文家王宗仁、卞毓方、石英、李宏伟等名家的充分肯定。该书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首次印刷15,000册,被誉为“最具中学生人气的散文集”之一。《光明日报》《北京娱乐信报》《中国作家网》《陕西文学界》《三秦都市报》等全国百余家主流媒体作了评介报导。该文集中的多篇作品入选各种散文选本及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的多个省市高考、中考试卷或模拟试卷、教辅资料。2013年,他的散文集《墙缝芦苇》被陕西文学院作为“精粹散文”由三秦出版社隆重推出,在社会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荣获地方政府颁发的“白鹿文学奖”。

 由于创作成绩的突出,他多次受到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小说学会的奖励,先后两次出席省作协代表会,被推选为西安市灞桥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连续两届被推荐担任政协委员,并于去年底加入了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还被多家报刊和微信平台聘为特约作家和专栏作家

 记者问他:“你平时工作那么忙,写作哪有时间啊?”

 “雷锋说,时间就像海绵里挤水,只要挤,总能挤出来的。在别人打麻将的时候码文字,在别人跳舞唱歌的时候谋篇章,在别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独对孤灯。因而我没有星期天,周日大多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因而也得罪了不少朋友,毕竟为了文学,咱要学会说‘不’。”白来勤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问:“作为作家,您觉得什么最重要?”

 白来勤略作陈思,一字一板地说:“良知、勇气和责任心。作家必须有良知、有思想、有正义感和责任感,因为表达真情实感需要勇气和责任心,更需要良知!作家的身上必须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必须生长着正义的骨骼。优秀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人格健全的人,应有一颗平常心,应关注社会、关注底层人群的生存状态,而不应作茧自缚,躲进象牙塔里浅吟低唱。我的作品能获得‘中国西部鲁迅杂文奖’,就是我践行以上思考的结果。”

 采访结束时,白来勤告诉记者,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深知自己苦难未尽,仍需潜心修炼,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每一步都是汗水打湿的欢乐与痛苦的升华。记者也深深感到,由于有一团圣火在心中燃烧,始终不能放弃朝圣美与善的痴心,不改少年时用文学、文化助力民族复兴梦的追求,像一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农夫,笔耕不辍;像一位只管攀登不问高度的跋涉者,驰而不息,无怨无悔。

在淄博蒲松龄故居,与蒲松龄塑像合影


 [责任编辑:初白]